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0824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房屋变形监测管理系统自动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房屋变形监测管理系统自动化探究 摘要:目前,城市既有房屋变形监测工作自动化程度低、人为干预因素较多,导致监测成果准确性及工作效率均待提高。为此,研究了内外业自动一体化的房屋变形监测管理系统。外业数据采集端基于PDA与监测仪器连接,实现自动化采集存储数据;内业数据处理端布设为C/S架构,实现监测数据自动检核、处理及成果生成。提高了房屋变形监测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及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关键词:房屋变形;PDA;数据处理;C/S架构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0前言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铁隧道工程、深基坑工程等紧锣密鼓地开展。与此同时,在建工程对既有相邻房屋的负面影响也
2、十分严重,包括既有房屋基础不均匀沉降、主体结构倾斜及房屋结构开裂等。这些负面影响对既有房屋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易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既有房屋变形监测工作意义重大,各市区均成立了负责本地区房屋安全监测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8另一方面,电子化监测设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房屋变形监测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特别是区域范围较广、工程量较大的城市,房屋变形监测与管理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研究改进房屋变形监测的内外业工作模式,完善监测数据管理,快速生成成果报告显得十分必要。对此,本文研究建立了房屋变形监测管理系统,从外业监测数据采集到内业监测数据处理全流程
3、,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极大地降低人为因素对监测成果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1]。1监测工作现状分析目前,房屋变形监测的常规性监测工作包括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和裂缝监测。据了解,现阶段的监测工作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不高一般地,沉降、倾斜监测仍采用传统测量模式,即三人分别司职测量员、立尺员、记录员,以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监测过程人为因素干扰较多,监测数据易出错,且手工记录不利于后续数据处理的自动化。2)数据处理方式落后由于数据采集过程使用人工记录方式,导致监测数据在录入内业处理系统时仍需手工录入。同时,数据有效性需人工检核,成果数据、成果表和监测报告需人工编写。此过程机械繁琐、自动
4、化程度低,费时费力且易出错。3)监测数据有效性无法现场估量8受限于工作模式和采集方法,现场数据采集完工时,往往难以直观检核数据有效性,均需经过内业处理后方能知晓。内外业工作连贯性不强,成果数据可靠性、安全性较低。4)数据缺乏专业管理大量项目数据以电子表格文件形式存储,未构建专用数据库。同时,文件查询调阅繁琐且数据管理安全性不高,文件易丢失损坏。综上所述,为提高房屋变形监测内外业工作效率,增强数据和成果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急需改进目前房屋变形监测中人工半自动化的工作模式。2房屋安全监测系统设计针对当前房屋变形监测现状,本文研究设计了内外业一体化的房屋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外业数据电子化采集、内
5、业数据信息化处理以及成果报告的自动化生成,极大地提高了房屋变形监测工作效率[2]。系统分为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与内业数据处理子系统两部分,具体结构如图1。2.1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8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是指利用PDA结合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和裂缝测宽仪等,实现房屋变形监测中的沉降、倾斜和裂缝监测。其作业模式为利用定制数据线或蓝牙将PDA与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等进行连接,将现场采集到的沉降、倾斜数据自动采集到PDA中,从而实现了外业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同时,内置PDA的数据采集系统可现场对监测数据进行基本检核。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具体包括“沉降智能监测”、“倾斜智能监测”和“裂缝智能监测”三个模块。2.2内业
6、数据处理子系统内业数据处理子系统是指利用PDA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后,将数据以有线传输的方式上传至系统服务器数据库。进而对所采集数据按要求进行处理操作,并生成成果表、监测报告等。具体包括“沉降监测数据处理”、”倾斜监测数据处理”、“裂缝监测数据处理”、“便捷绘图工具”、“监测报告生成”、“数据管理”等模块。图1房屋变形监测管理系统结构图2.2.1沉降监测数据处理模块此部分是将PDA采集到的外业沉降监测数据以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导入内业监测系统数据库,按要求对其进行数据质量检验、粗差剔除、平差等处理。最终按要求生成沉降监测成果表,并为后续监测报告的生成提供数据支持。2.2.2倾斜监测数据处理模块此部
7、分是将PDA采集到的外业倾斜监测数据以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导入内业监测系统数据库,同样进行粗差剔除、平差等处理,在此基础上生成沉降监测成果表和最终监测报告。2.2.3裂缝监测数据处理模块8在房屋裂缝监测中,不仅需记录房屋裂缝观测值,同时需对裂缝现场进行拍照(如图2)。在最终的成果报告中需将观测值与现场照片实现一一对应。目前的处理方式,裂缝观测和照片记录两项工作分开进行,从而导致内业处理时,需将照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