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

ID:59489251

大小:7.04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9-13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花的形态与结构花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花药、花丝)、雌蕊(群)(柱头、花柱、子房)。以上几部分都具备的为完全花,缺其中一或两种的为不完全花。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一)花的组成禾本科植物的小穗及花概念:植物经一定周期的营养生长后,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营养条件下植物的叶和茎生长锥分别对特定的光周期和温差产生感受反应,茎生长锥不再形成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发生花原基或花序原基,逐渐依次形成花或花序的各组成部分,最后分化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二)花芽分化—雄蕊原基—花瓣原基花芽分化的一般过程(桃)--雌蕊原基

2、花萼原基第二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一、雄蕊的发育雄蕊原基经顶端生长和原基上部的有限的边缘生长,分化出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丝:最外层是表皮,内为薄壁组织,中央是维管束。雄蕊花粉囊(4或2个):内含花粉粒。花药药隔(在中央):与花丝的维管束相连。花药花丝花粉囊花粉囊花粉囊花粉囊药隔二、花药的发育和结构(一)花药的发育(二)幼期花药的结构(三)成熟花药的结构雄蕊原基顶端生长雄蕊原基上部边缘生长(一)花药的发育雄蕊原基经顶端生长和边缘生长基本完成幼嫩花药的发育。幼小花药经细胞分裂而逐渐长大,由于4个角隅处的细胞分裂较快,横切面由近圆形变成四棱形。以后

3、在四棱处原表皮层下面第一层基本分生组织细胞称为一至多列的孢原细胞。随后,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层,内层为初生造孢细胞。花药中部的原形成层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并和其他基本分生组织发育来的薄壁细胞一起构成药隔。初生周缘层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自外而内逐渐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初生造孢细胞逐渐发育成花粉母细胞。(二)幼期花药的结构幼期花药由药隔和花粉囊两部分组成,药隔包括表皮、药隔基本组织和药隔维管束三部分。花粉囊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和花粉母细胞五部分。其中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

4、绒毡层构成花粉囊壁,花粉囊壁围成的腔以及腔里的花粉母细胞合称花粉室。幼期花药的花粉囊各部分简介:表皮:1层细胞,外切向壁之外有薄的角质层,有的有气孔和表皮毛。药室内壁:1层细胞,早期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花药成熟后药室内壁细胞的内切向壁、径向壁、横向壁纤维状加厚并木质化,因此也叫纤维层。中层:1-3层细胞组成,早期含淀粉和其它贮藏物,花药成熟时解体。绒毡层:1层细胞,体积大,内含丰富RNA、蛋白质、油脂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对小孢子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起重要的营养和调节作用。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发育成花粉粒。(三)成熟

5、花药的结构成熟花药由药隔和花粉囊两部分构成此时表皮和药隔基本组织中的淀粉等贮藏物质被逐渐分解转移,药隔维管束进一步分化成熟,表现为导管壁增厚、腔明显。药室内壁细胞的内切向壁、径向壁、横向壁纤维状加厚并木质化,此时的药室内壁称为纤维层。中层细胞的贮藏物质被分解和转移,成为花粉粒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养分,其细胞壁被挤压变扁逐渐解体并被绒毡层吸收利用,成熟的花药无中层。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消失。花粉母细胞逐步发育成成熟花粉粒。百合成熟花药花原表皮(外层)花药表皮药原中部细胞维管束药基薄壁细胞隔基本组织(内层)四个角隅分裂较快,四角隅处孢原处细胞原表皮

6、下一层细胞发育为细胞平垂周分裂药室内壁纤维层周初生周缘层平周分裂中层:1-数层小细胞、被挤压、常消失。分(外层)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裂质,后解体。初生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2N)减数分裂花粉粒(N)(内层)花原表皮(外层)花药表皮药原中部细胞维管束药基薄壁细胞隔基本组织(内层)四个角隅分裂较快,四角隅处孢原处细胞原表皮下一层细胞发育为细胞平垂周分裂药室内壁纤维层周初生周缘层平周分裂中层:1-数层小细胞、被挤压、常消失。分(外层)绒毡层:最内一层,初时含丰富营养物裂质,后解体。初生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2N)减数分裂花粉粒(N)(

7、内层)三、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密切相关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胚囊母细胞发育成胚囊减数分裂过程连续分裂两次,DNA只复制一次,一个花粉母细胞或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以N表示)比母细胞(以2N表示)的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胞质分裂的2种类型连续型:先形成二分体,再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形,单子叶植物中占多数。同时型:直到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末,形成4个子细胞核以后,才同时发生细胞壁,形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双子叶植物中占多数。减数分裂的意义由于有同源染

8、色体的配对,使同源染色体能准确地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保证了子细胞能得到一半的染色体,在以后发生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本的水平,从而确保了遗传的稳定性;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