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

ID:594746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_第1页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_第2页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_第3页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_第4页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和其技术探析  【摘要】通过结合笔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提出施工测量的控制网设置,提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平面以及高层控制测量技术,提出详细的施测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测量;平面测量;标高测量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为了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放线的准确性等,施工测量成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先导性工作。在施工现场的定位放线中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同时施工测量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结合实践,以下将探讨施工测量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实现。2.土建施工测量放线在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

2、提供的GPS129和GPS178控制点在施工场地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建立本工程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作为本工程施工时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之用。62.1平面定位和轴线测量。工程是正交轴网应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按GPS129和GPS178为基准用直接施测法,进行测设平面控制桩。在复核总体尺寸、各轴线尺寸及对角线尺寸准确无误后,再定出各轴线桩,并埋设永久标桩和引桩,经监理、业主复核签证后,作为定位依据。控制网测出后,在四周构筑物、围墙上作永久标志,并做各轴线的引桩,同时将各轴线的控制点引至首层按井字型控制网的四个交点设四个控制点,每点埋设100×100×10mm

3、钢板,经边测角闭合校核,调整平差后,在钢板上划十字线钻孔,并用红漆标记,作为主体施工全过程垂直控制和细部施工放样的永久依据。2.2工程高程控制。建筑施工工程高程控制,至少要设三个现场基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根据现场情况设三个基准点桩(利用平面控制桩)。在第一层的墙体和平台浇筑好后,从墙体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m线)向上用钢尺沿墙身量距。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2)本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3)施

4、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62.3构件的施工测量检测。(1)柱垂直度检测。模板支好后,利用垂球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垂线与事先弹好的控制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2)楼板模板标高检测顶板模板支设完毕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下面已测设好的1m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模板上设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标高,并

5、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2.4注意事项。(1)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2)由±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3.沉降观测方案3.1沉降基准点布设。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布设的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有效地确保足够的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

6、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6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避开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至12m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3.2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高程控制网埋设的4个高程控制点。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使用蔡司Dini10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4个高程基准点联

7、测,经平差计算后的4个高程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同时,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3.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对于沉降点的观测同样有相应的技术要求,笔者总结如下:6(1)观测仪器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相对于光学精密水准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度高。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自动化程度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