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

ID:59471234

大小:283.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9-14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_第1页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_第2页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_第3页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_第4页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学习OSI参考模型的意义: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最低层为物理

2、层,连接通信媒体实现数据传输。1至3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第4层被认为是中间层。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如图:两个用户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时,除物理层之外,其余和对等层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通信关系,而是通过各对等层的协议来进行通信。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4.2.1物理层物理层位于OSI参与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信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物理层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

3、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程性的特性。其作用是确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传输。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2)电气特性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比特流时信号电平的大小、数据的编码方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限制等。(3)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它信号之间的关系。(4)规程特性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这些控制步骤的应用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注意:1、运行在物理层的设备有:网卡、集线器等。2、运行在

4、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为:比特或位4.2.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是想网络层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透明性是指该层上传输的数据的内容、格式及编码没有限制,也没有必要解释信息结构的意义;可靠的传输使用户免去对丢失信息、干扰信息及顺序不正确等的担心。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的传输

5、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它们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路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帧同步功能为了使传输中发生差错后只将出错的有限数据进行重发,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织成以帧为单位传送。帧的组织结构必须设计成使接收方能够明确的从物理层收到比特流中对其进行识别,即能从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与终止,这就是帧同步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

6、传输中很难保证计时的正确和一致,所以不能采用依靠时间间隔关系来确定一帧的起始与终止的方法。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2)差错控制功能通信系统必须具备发现(即检测)差错的能力,并采取措施纠正之,使差错控制在所能允许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就是差错控制过程,也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之一。(3)流量控制功能说明一下,流量控制并不是数据链路层特有的功能,许多高层协议中也提供流量控制功能,只不过流量控制的对象不同而已。比如,对于数据链路层来说,控制的是相邻两节点这间数据链路上的流量,而对于运输层来说,控制的则是从源到最终目的之间端对端的流量。4.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由于收发双方各自使用的设备工作速率

7、和缓冲存储空间的差异,可能出现发送方发送能力大于接收方接收能力的现象,若此时不对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也即链路上的信息流量)做适当的限制,前面来不及接收的帧将被后面不断发送来的帧“淹没”,从而造成帧的丢失而出错。由此可见,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发送方数据流量的控制,使其发送速率不致超过接收方的速率。也即需要有一些规则使得发送方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接着发送下一帧,而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暂停发送,以等待收到某种反馈信息后再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