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

ID:594709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_第1页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_第2页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_第3页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_第4页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探究  摘要:地下室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渗水现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必须要引起我们重视,需要对其防水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以便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财产安全,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U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地下建筑由于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扩展使用空间,因此地下室的建筑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整个建筑的建造质量和使用寿

2、命、使用安全等方面考虑,对严格要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技术水平,对渗漏进行有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7一、建筑地下室防水原则在进行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时候,要重视对工程前期的控制,尤其要把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工作。同时,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先在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到预防为主,积极的对防水工程进行严格监督,对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合理的评价,如果在工程施工前期或者是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

3、,应及时反映,尽早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保证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2、精细为要在对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做到精细化的管理,精密化的施工,对施工中的每一个构造,每一个设备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保证施工过程中对防水细部施工的精细化,保证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工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能以精细为主要原则进行施工。3、灵活为范在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要做到灵活运用,遇到不同的问题要灵活处理,保证施工的灵活性。摒弃那些盲目守旧的按照图纸死板的进行施工的作法,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对建

4、筑地下室的防水工作采用灵活的原则进行施工。二、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7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防水设计,做到防水排水的有机统一,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结合,并设置多层的防水层与复合防水层,这样才能为工程的施工起到好的参考价值。方案图纸的质量要过硬。好的施工图纸能够指导我们工作开展,所以,在施工图纸中不仅要有科学的防水抗渗结构,还要对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材料及方法提出具体的要求。此外,做好施工图的审计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图纸的质量。选择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

5、队伍,对于施工队伍的要求首先是技术过硬,其次是素质要好,针对目前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一的情况,这一措施尤为重要。做好这一工作能够有效地在事前、事中、事后起到控制质量的作用。2、地下建筑的卷材防水施工技术对于地下建筑的卷材防水施工技术,通常采用外包防水的方法。如果以卷材的施工顺序的先后来进行区分,可分为外贴法和内贴发。通常在工期和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外贴法。在进行卷材防水施工中,卷材的直接的连接搭桥处要根据长短边留下足够的搭接长度。一般长边要在10cm以上,短板在15cm以上,同时还要在连接

6、处进行附加增强的施工处理。对于改性沥青累的防水卷材材料,在施工中要注意在各面的接缝处都要错开足够的幅宽,对于卷材的上下层直接不能直接垂直的进行贴铺。注意接缝处的平整度控制,避免出现褶皱和气泡。在拐角处的卷材铺贴,要注意对于平面和立面直接的拐角接缝要铺贴在平面上,最好离立面有6cm以上的距离,同时注意增设附加层。对于外贴法的卷材铺贴顺序要按照先底面后立面,内贴法的铺贴顺序与之正好相反。3、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1)混凝土的材料和配比7防水混凝土中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满足混凝

7、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等选用,其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当强度要求较高或地下水有腐蚀性时,胶凝材料用量可通过试验调整。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灰砂比宜为1:1.5~1:2.5。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掺加引气

8、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2)混凝土浇筑地下室防水底板、挡土墙抗渗混凝土浇筑,以变形缝、施工缝及后浇带划分施工区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底板、侧墙设计为抗渗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浇筑混凝土,保证连续施工,不留冷缝。施工时采用先浇混凝土底板,底板混凝土分区由底到高施工完成后,浇注侧墙,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底板混凝土“之字”走向浇筑,侧墙混凝土分层循环7浇筑。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检查预埋件、预留洞、管、止水胶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浇筑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