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

ID:594707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_第1页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_第2页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_第3页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_第4页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中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法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的功能性也越来越显著了,特别是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的要求更严格了。本文对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图分类号:F470.6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建筑行业所取得的进步与成效均是极为显著的。特别是伴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对于建筑物综合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将建筑工程视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建筑电气工程就可以说是这一整体的基础与核心所在。建筑物自身使用功能

2、的发挥、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乃至建筑物节能效果的发挥,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影响。为此,研究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而言有重要意义。一、供配电系统现代工农业及整个社会生活中电力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建筑采用低压供电,高层建筑通常10kV电压供电。71、电力系统及电力负荷(1)电力系统概念在电力系统中,如果每个发电厂孤立地向用户供电,其可靠性不高。如当某个电厂发生故障或停机检修时,该地区将被迫停电,因此为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运行的经济性,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整个地区的总备用容量,常将许多发电厂、电力网和电力用户连成一个整体。这

3、里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用户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2)我国电网电压等级电力网的电压等级比较多,从输电的角度来讲,电压越高则输送的距离就越近,传输的容量越大,但电压越高,要求绝缘水平也相应提高,因而造价也越高。目前,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的水平等因素,由国家颁布制定了我国电力网的电压等级主要有0.22、0.38、3、6、10、35、110、220、330、550kV等10级。其中电网电压在1kV及以上的称为高压,1k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2、10KV变(配)电所及高压设备(1)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原则7①接近负荷中心,这样可降低电能损耗,节约输

4、电线用量;②进出线方便;③接近电源侧;④设备吊装、运输方便;⑤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⑥不宜设在多尘、水雾(如大型冷却塔)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如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⑦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⑧变(配)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⑨高层建筑地下层变(配)电所的位置,宜选择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2)主结线的方式及特点变(配)电所的主结线(一次接线)是指由各种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母线、电力电缆、并联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次序连接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它是电气设备选择及确定配电装置安装方式的依据,也是运行

5、人员进行各种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主结线的基本形式有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桥式接线等多种。(3)变电所的形式和布置①变电所的形式有独立式、附设式、杆上式或高台式、成套式变电所。附设式又分为内附式和外附式。②10kV变电所一般由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三部分组成。(4)常用高压设备常用的高压一次电气设备有:高压熔断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开关柜、高压避雷器和互感器等。3、低电压配电系统及低压设备7(1)低电压配电方式低电压配电系统是由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组成。低电压配电方式是指低电压干线的配电方式。低电压配电方式有放射性、树干式、链式三种形式。(2)常

6、用低压设备特点及用途低压电气设备通常是指电压在1000V以下的电气设备,在建筑工程常见的低压电气设备有刀开关、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低压配电柜等。二、楼宇自动化楼宇自动化控制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所谓计算机集散控制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的分散控制器通常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利用上位计算机进行画面的监控和管理。主要手段是动画、曲线、文本、数据库、脚本、和各种专用控件等。楼宇自动化包括:空调与通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监控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7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

7、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三、电气安全随着人类对电力能源的重视与不断应用,电力设施与设备已与现代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