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

ID:59450495

大小:3.2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9-18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_第1页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_第2页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_第3页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_第4页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字的起源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结绳说图画说仓颉说八卦说书契说传说可信否?结绳说《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记事用的结绳)书契说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记事用的刻木)八卦说《周易·系辞传》:“(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仓颉说《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淮南子

2、·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粟雨,鬼夜哭。”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图画说汉字的“源头”汉字的创造者:汉人最初要创制的汉字应该是哪些?主体(领有者)名号、实物、数量这些汉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距今约8000年前的贾湖文化、大地湾文化、大麦地文化传统观点(汉字的“来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画文字画图画文字文字文字画是由由原始绘画向文字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文字画具有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文字画还是画,而不是文字。因为它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没有固定

3、的读音,看画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文字画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文字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古代把独体字叫做“文”,把合体字叫做“字”,现在联合起来叫做“文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俊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按,依类象形,即独体,为文;形声相益,即合体,为字。汉字形体的演变漢字形體的演變古文字今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秦系大篆小篆籀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商

4、秦汉

5、今古文字和今文字:秦以前的文字属于古文字

6、的范畴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秦以后的文字属于今文字范畴包括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次是小篆到隶书;一次是隶书到楷书。一、甲骨文殷商时期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人们能够辨识出的最古老的汉字。内容是商代统治者占卜的记录,因此又称为“卜辞”、“贞卜文字”。因文字是用刀刻写的,所以又叫“契刻辞”、“刻文”。其出土地在殷墟,所以又叫“殷虚文字”。占卜龟甲兽骨殷墟甲骨文的特点:(一)以象形字爲基礎,帶有較強的圖畫性。甲骨文以象形、會意居多,形聲字只占27%左右

7、。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寫實性很強,形象逼真。例如:(二)形體結構沒有完全定型。同一個字可以有多種寫法,異體字很多。有些字的結構成分多少不確定;有些字構成成分不確定;有些字書寫的方向不固定。(三)存在不少合文。合文形式上像一個字,實際上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合寫在一起,代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語素。(四)書寫行款無定式。甲骨文的行款雖以豎行爲原則,但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無固定式樣。(五)筆畫多爲細瘦的直筆。這一特點與書寫的工具密切相關。二、金文金文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又叫做铭文。金文最早見於商朝後

8、期,一直延續到戰國,西周是其全盛期。金文的特點:(一)以象形、會意爲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強。但形聲字明顯增加,已占60%左右。(二)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的異體字、合文大爲減少,偏旁趨於穩定,行款也漸趨固定,基本上都是從右向左書寫。(三)筆畫豐滿圓潤,無勾廓現象。金文與甲骨文的不同特點可以從下面各字的比較中清楚地看出來:甲骨文   金文天馬羊金文到西周後期及春秋時期,在形體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顯著的是線條化和平直化。所謂線條化,指粗筆變細,方形圓形的團塊爲線條所代替等現象;所謂平直化,就是原先曲折象形的線條被拉平,不相連的線條

9、被連成一筆等等。這些變化使得漢字的象形程度明顯降低,而符號化程度明顯增強。例如:早期晚期車馬天家三.战国文字1、六国文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本同一的文字因各自为政而发生了纷杂的变化,除了秦国基本上还继承西周春秋金文的体系外,其他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形体。六国文字最显著的特点:形体歧异多,简省现象严重。2、秦国文字(1)大篆狭义的大篆指的是周王室和秦国使用的文字。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时期的各国文字。几种大篆类古文字材料:籀文周宣王史官籀所写的教给儿童学习的一种古老汉字形体。籀文小篆石鼓文诅楚

10、文(2)小篆小篆是秦朝推行的規範化字體。戰國時期,“諸侯力征,不統于王。”“田疇異畝, 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各個國家使用的文字在形體上逐漸趨異。秦統一六國之後,爲了加強統治,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在李斯的主持下,以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