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

ID:59429300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5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_第1页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_第2页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_第3页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_第4页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摘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但过分地追求内容的新奇和教法的丰富,使得现阶段语文教学出现了文本解读的宽泛、教学手段的滥用、问题生成的无序性、探究学习的随意性等泛化问题。语文教学必须去除浮躁,重新认识文本的重要性,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同时,规范课堂教学手段,I口I归本真,注重实际教学效果。关键词:课堂教学泛化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20-02作者简介:王勇(1967—),安徽太和人,本科学历,中学高

2、级教师,安徽太和县第一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对课程资源进行高效率开发是使语文教学从内涵到外延获得拓展的有效手段,但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前提建立在对教材准确理解和灵活把握的基础之上,口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容量,随意地延伸和拓展,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独立性、独创性的培养,出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现从四方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一、文本解读的泛化文本解读指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a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但如果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层阅读理解,一味地追求面上的宽和量上的多,过早或过

3、多地补充与课程相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或者绕过文本为追求观点新奇而大谈新观点、新主义,或者大量链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现象,这些做法势必会冷落教材,使得教学活动失去主心轴,造成教学内容的泛化。文本解读最常出现的误区是:政治说教化、考试功利化、程序模式化。对策: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为防止文本解读的泛化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文本,还原文本的写作背景,还原文本的价值倾向,还原文本的情感认知。在科学准确地制定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做到既能够“深入”,又能够“巧出气所谓“深入”,就

4、是要深入文本的内部,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和魅力;所谓“巧出”,就是在准确而又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拓展,启发学生走出课本观照现实,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二、教学手段的泛化教学手段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或教学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保障,但是过犹不及,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花哨反而会起副作用,表现为:一是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分追求课堂声光电的效果,以画面观赏替代文本解读,以录音朗诵代替文本美读,结果把语文课教成了影视欣赏课;二是合作研讨的肤浅化,合作研讨是现代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活动

5、,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这种学习方式,涉及概念、原理、文献出处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如果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合作研讨,无疑是浪费时间,合作研讨将失去其本质意义;三是放羊式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把课堂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忽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必然造成教学主导思想的丧失,课堂将陷入无序化状态。对策:教学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一切课堂活动或辅助手段必须围绕明确的目标进行,学生在活动中“最终的获得"才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参数。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要细化,教学手段应围绕明确的目标为寻求获取知识或答案服务,各种手段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多媒体

6、手段在形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直观展示教学形象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辅助突破难点、链接背景或文献等方面适合使用。合作学习前应充分做好准备,让学生有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时间,首先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应发挥积极诱导或纠偏的作用,始终把握好航向;合作讨论的结果要落到实处,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三、问题生成的泛化问题的有效设置,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生成常常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现象,表现为:问题设置随意,目标指向不清,重点不突出;语言表述

7、不准确,提问目的不明,学生无所适从;问题设置单一,缺乏思维广度和深度;问题难易失当,没有梯度,缺少层次性和逻辑性;问题偏难怪,脱离文本和文体特征;答案的虚化与不清晰等。这些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远离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策:一是设置问题要万变不离其宗,I可归语言和文化。语文首先是语言文字,其次负载着文化,因此,问题的设置自始至终应关注言语的内容、形式及表达效果,用问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