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282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介绍了知识经济的重要特点,提出了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经济结构转型的论述,并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几点建议。【关键词】知识,经济,发展1.概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所以大力发展好知识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和谐社
2、会的健康发展,发展民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2.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并实现报酬递增,使经济增长方式可能走出依赖资源的模式。63.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提升了各国的议事日程。在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几个重要的特点。3.1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
3、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3.2高科技产业支柱化。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3.3知识利用产业化。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3.4资源利用智力化。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3.5企业发展虚拟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3.6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的竞争。3.7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
4、是一种高级的经济形态,因为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实现了四个转变: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从知识本身的获取向求知能力的开发转变;6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转变;从技术自身的创新向知识生产的基础能力创新转变。4.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充分调研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以及在某些时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此做了总结和分析。4.1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削弱后的调整不可避免,低成本优势削弱所引发的冲击
5、将是全局性和基础性的。4.2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显著加大?。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天气持续不断。扭转破坏性增长方式刻不容缓。4.3新增长点引致的外延扩张空间缩小。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依赖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的需求结构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错位”,或者说“超前”。5.发展知识经济对于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6面对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发展知识经济,发展高精密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发展知识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就是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
6、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知识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能力强、增长潜力大、拉动力强等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如此,也才能按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6.加快发展知识经济的几点建议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知识经济。新的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我们新的消费基础。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建国家创新体
7、系使之成为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基础和引擎。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积极拓宽知识经济投资渠道,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跟上新的技术革命步伐,努力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抢占先机,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大力发展我国信息产业,为生产力迅速发展铺平道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真正做到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得益、快转多得益。6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赋予生产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和环保产业。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高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