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

ID:5941894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_第1页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_第2页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_第3页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_第4页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欧盟RASFF系统中国食品安全探究  20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系列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二恶英污染等,给欧盟各国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欧盟在2000年的《食品安全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建立欧盟快速预警系统,并于2002年的178/2002号法规《食品基本法》调整并正式建立了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它是一个连接欧盟委员会、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各成员国食品与饲料安全主管机构网络。它要求当某一成员国掌握了有关食品和饲料存在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严重风险的信息时

2、,应立即通报给欧盟委员会,委员会根据有关资料决定风险的等级并转发给各成员国;EFSA对于风险通报可以补充相关科学或技术信息,以协助成员国采取适当的措施;各成员国依据发布的通告进行反应,并将采取的措施通过预警系统报告给委员会,委员会将进行判断,必要时将此信息传达至RASFF网络其他成员。8RASFF通报包括四类:一是预警通报。欧盟成员国在检查出问题并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后,向欧盟委员会发出通报,然后由委员会向其他成员国发布;二是信息通报。某一食品或饲料被确认存在危害,但因为这类食品或饲料没有进入成员国市场,而无需立即采取行动;

3、三是拒绝入境。针对在欧盟边防站检测出的存在健康危险的食品及饲料,这类通报将分发给欧盟所有的边防站;四是新闻通报。与食品或饲料的安全有关,却不属于预警、拒绝入境或信息通报的范畴。一、中欧贸易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自2000年起,欧盟RASFF通报的食品和饲料产地涉及120多个国家。其中被通报次数最多的主要国家是约旦、土耳其、中国和印度等。图1表明,除了由于2009年全球经融危机而导致对欧出口量和对华通报数突然下降以外,中国食品被欧盟通报的次数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对欧出口量也在不断攀升后保持高位运行态势,这说明中国

4、食品在出口贸易量增加的同时,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RASFF系统数据显示,2000—2011年,欧盟对华食品通报总数为3736次,其中预警通报635次,信息通报1915次,拒绝入境1186次,三者分别占全部通报数的17%、51%、32%。这意味着中国出口欧盟83%的食品未进入欧盟市场就已经被确认具有风险。同时,自欧盟RASFF建立以来,欧盟各成员国通过该系统发布的食品及饲料类产品通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华产品通报总体上呈增长态势。2003年、2004年中国食品通报次数排在第三位,2005年升为第二位,2002年及

5、从2007年至今都居于通报榜首。8同时,在RASFF系统的40种食品类型中,欧盟对华通报食品种类也相对集中,有27种食品类型在近十一年中被通报的次数非常少,有13种食品类型基本上每年被通报,其中,排在前四位的食品类型的通报数占这13种食品类型总通报数的67.93%,是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重点选取这4种食品类型(表1)进行分析。2008年以来,世贸组织先后30余次发布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的TBT、SPS通报,欧盟也不断对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对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和出口大国的中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表1显示,欧盟对华食

6、品接触材料通报的次数最多,高达1091次,占总通报比例29.2%。同时,此类通报数表现出逐年不断上升的趋势。干果,坚果制品和种子类食品(主要是花生类制品)总通报数排名第二位。近十一年共通报876次,占总通报数的比例23.4%。排名第三至第四位的分别蔬菜水果类、谷物和焙烤类产品。二者共同的特征是历年的通报数呈现出总体稳步上升的趋势,占总通报比例分别为6.50%和8.83%.引发RASFF通报的具体风险因素有很多种,按照RASFF系统的26种常规分类及结合对华通报的实际情况,我国食品被通报涉及的风险因素可分为24类。排名前三

7、位的是霉菌毒素、重金属元素和有害物质迁移(见表2)。8其中,霉菌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和锗曲霉毒素,表2显示其一共被通报747次,占被通报总数的比例为20.01%,重金属元素和有害物质迁移的通报比例分别为16.2%、13.04%。其他风险因素如:兽药残留、未注明成分、掺假欺诈、转基因、工业污染等等的通报比例只有几个百分点,均在10%以下。同时,除霉菌毒素的通报数逐年上升至2004年的61次后出现不稳定的波动外,其他两种风险因素通报数总体趋势是随着时间不断攀升。为了探寻食品通报数和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需要对表1和表2数据进

8、行合并研究。运用SPSS对两表共14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结果见表3。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了某种类型食品被通报的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来源,其中,食品接触材料被通报的主要风险因素来自重金属元素超标,重金属超标通报数每增加或减少1次,食品接触材料的通报数平均增加或减少1.95次;干果,坚果及其制品和种子被通报的主要风险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