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18201
大小:1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6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说“木叶”落实应用板块 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落实应用板块新人教版必修5(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林庚(ɡēnɡ)陆厥(jué) 橘颂(jū) 王褒(bāo)B.启发(qǐ)钟爱(zhōnɡ)吟唱(yǐn)缘故(yuán)C.察觉(chá)考虑(lǜ)流传(liú)柳恽(yùn)D.下乘(chéng)排斥(chì)潜在(qián)桅杆(wěi)解析:A橘颂(jú);B吟唱(yín);D.桅杆(wéi)。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干燥 传颂诗文 钢锭
2、 天高地阔B.精采语言洗练言筌随心所欲C.钟爱精巧无比启发精神饱满D.典形无人问津联想月白风清解析:A.颂—诵;B.采—彩;D.形—型。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B.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D.“木”与“树”在概
3、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解析:C项,“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不符合语境。答案:C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B.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5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4、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解析:A.应将两处下引号放到句号的后面。C.第二处的问号改用分号;“万应锭”应加引号。D.将冒号去掉,将后引号放到“(曹植《美女篇》)”的前面,并去掉“翩翩”后的句号。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说明“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②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
5、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③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④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解析:④是总说。②是对④的直接的解说,其中“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指的是④中的“暗示性的问题”。①中“影响”应在前,而③中“富于感染性启发性”和“不落于言筌”程度较深一些,所以③应在①后。答案:C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6、古典诗歌的意境美王恒山“意境”一词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文学作品及艺术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它作为衡量美的一个标准。那么,意境为什么能引起我们强烈的美感呢?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刘煕载在《艺概》中写道: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情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这里所说的借景言情,就是用美的形象说话,诗人通过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
7、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集中概括在这些事物之中,通过描写这典型事物的形象特征,就可以表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具有更普遍的思想意义,以此来引起读者的美感。意境是一种创造,是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的丰富形象的统一,它使再现的真实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强烈的空间美。“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是唐代严维《酬刘员外见寄》中的两句,意即成荫的绿柳摇曳于春水绿波之上,红艳的夕阳反照在百花争艳的花坞里。春水弥漫,杨柳依依,花色绚丽;夕阳迟迟不下,好像对花坞无限留恋,境界多么美好!诗中柳塘、春水、花坞、夕阳,本是一些具体物象,经作者的组合,便创
8、造了一个“天容时态,融合骀荡”的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