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15485
大小:1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01
《樟树苗的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樟树苗的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樟树,作为一种多用途的珍惜树种,应大力提倡其种植,目前,樟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现已发展到其它大中城市,成为绿化的主要树种。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地区樟树苗木的生产和生长,本文结合樟树的特征,对樟树的苗木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一定的介绍、研究和推广,以期提高樟树苗木的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樟树;苗木培育;栽培管理 樟树,学名香樟、樟木,是当前我国树木种类中少数的用材、绿化和防护等特性为一体的珍稀树种,这种树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及其它省份。近些年,随着香樟
2、的珍贵性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大面积种植,现在行造林、三边造林、公路绿化,还有一些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大量樟树被种植,使得我国的樟树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但是,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的樟树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必要对樟树的苗木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从而使更多的人掌握樟树的种植以及栽培管理技术,提倡这种树种在我国大面积地推广。 1樟树的特征特性樟树作为一种具有绿化、观赏、用材树种,其树冠呈现广卵形。树皮是灰褐色的,纵裂形。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薄革质,圆锥花序
3、,腋生于新枝,花被淡黄绿色,6裂。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果托盘状。樟树的花期一般介于4~5月,果实成熟期跨度较大,从9月初~11月末均有存在。樟树喜光,有耐寒能力,在温暖湿润性气候中能够较好生长,树木的耐寒性强。生长于深厚肥沃的土壤中,从中性到酸性都能适应,樟树的根系较发达,是典型的深根性植物,抗倒伏的能力极强。在我国的江汉平原地区,由于地下的水位较高,樟树的根系扎根相对较浅,所以,容易受到风害,一般都是早衰。樟树的萌芽能力较强,耐修剪,整个樟树的生长速度较快。樟树不仅具有很强的吸烟滞尘的能力,对于降低扬尘和雾霾具有一
4、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涵养水源、固土防沙。樟树冠大荫浓,树姿雄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它具有过滤出清新空气的能力,沁人心脾,具有抗癌功效。此外,由于樟树的成分中含有按叶素和黄樟树等成分,是重要的化工医药原料。香樟树的根、茎和叶等均能提炼樟脑油。 2樟树的苗木培育樟树苗木的培育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引种储藏、整地作床;播种育苗;苗木移栽。在种子育苗和小苗培育阶段,对于苗床的要求较高,必须要有足够的底肥做苗床。 2.1引种储藏,整地作床 在育苗期间,包含的过程有种子的选择、苗圃的准备、催芽、杀菌以及播种。 2.1.
5、1对于种子的采摘,优选良种。一般在11月中旬,当樟树的浆果呈现紫黑色时,选取40年树龄的优良母树进行采种,而且要确保被采的母树在种子采摘1年内没有发生病虫害。当种子被采回后,将其放入水中浸泡2~3天,当果皮与种子分离时利用搓洗的方式,将干净的种子取出之后放入草木灰中脱脂12~24个小时,然后洗净阴干待用。2.1.2选择圃地。圃地选择一般在播种前1年就选择好,对于樟树苗的培育,首先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作为圃地。其次,还要依据土地的状况,合理选择排灌设施齐备、砂壤土呈微酸性的地区作为最佳的圃地。对于水地和碱性
6、土,则不宜作为圃地。在圃地选择好之后,分别在冬初和播种前施撒2次基肥,而且还需要加施腐熟厩肥,一般667m2需要施肥500~1000kg,同时添加磷肥50kg和菜饼50kg,然后将圃地筑成床,床的高度在20~30cm,宽度以1~1.2m为最佳床面。 2.1.3催芽播种。一般在3月初,采用消毒措施,种子能够提前发芽,也可将种子与河沙混合均匀,用薄膜包好后曝晒,每天翻动2~3次,并保持湿润,直至有少量种子萌发。在种子发芽期间,注意消毒杀菌,7天后种壳开始出现龟裂,种胚微突,此时可用于播种。种子的播种方法是将准备好的苗床进
7、行条播或者撒播。在种子播种后,只需薄薄地覆盖1层细土即可,有利于保温保湿和易发芽。种子的播种量为50~75kg/667m2,如果为了节约成本,可以采取随采浆果随时播种的方法。 2.2播种育苗对于小苗的培育,一般是将种子育的小苗在第2年移栽或者是部分移栽到新圃地再进行培育。培育小苗的目的是为了将6cm以下的苗木进行培育,待移栽的小苗可以在3~4月进行裸根移栽,移栽时,顶上叶子留2片叶。在种苗移栽的过程中,确保移栽的密度为2000~3000株/667m2,培育时间为2~3年,培育期间要做好施肥、修剪枝叶等管理工作。对于苗
8、木的培养目的,如果是为了出售,则应将苗木的密度稍微扩大,缩短培育周期;如果是想用于栽种,则需要培育大苗,密度要小;当小苗的高径比超过100时,则需要进行栽培。 2.3苗木栽培大苗栽培一般是相对于小苗而言,大苗的规格直径一般在6~12cm。大苗的培养方法可以依据效益和管理能力要求,一般以小圃地进行栽培,另一种大苗栽培是选择干形较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