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

ID:59407708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7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_第1页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_第2页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_第3页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_第4页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摘要:文章基于电力营销系统、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配电GIS系统等营配信息集成应用,构建了10kV馈线的月、日线损分析模型,从管理(统计)、设备(计量)、客户(窃电)三个角度深入挖掘分析海量营配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异常线损的自行分析、自动预警、快速定位,对提升供电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和反偷查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线损异常;快速定位;非技术损失中图分类号:TM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028-02深圳供电局有限

2、公司具有线损统计功能的系统主要有营销SAP系统和计量自动化系统,但这两个系统仅停留在线损统计层面,并未对异常情况作进一步的深究。同时,与线损相关联的庞大信息单一且分散在营销系统、配网调度系统及计量自动化三大系统内,线损的数据分析需在三大系统之间来回切换,甚至在同一系统,也因所需数据在不同的模块中,需在不同界面来回查找,费时费力。以深圳福田供电局为例,仅分析月线损异常的10kV馈线、0.4kV台区,共耗时430个小时。以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2天计,则需3个工作人员,如将馈线的口线损纳入监控,则每个

3、月共耗时约2980个小时,需要17个工作人员进行线损分析。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线损的数据分析耗时费力,但由于80%以上的异常是由于系统原因或业务原因引起,无需现场核查。若不进行数据分析,直接前往现场核查,则存在以下弊端:(1)浪费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极大打击了现场核查人员的积极性;(2)目标不明确,即使存在异常,在窃电具有的隐蔽性情况下,也可能被蒙蔽。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自动分析体系,能够实现异常数据的自动分析、识别、报警功能,实现数据分析的信息化。同时,系统依据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将原分散在各系统之

4、间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并提供一个统一的浏览平台。节省耗费在查找海量数据所需的大量的时间的同时,也因关联数据直观、清晰的展示,使分析人员更易捕捉到数据的异常。本文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营销SAP系统和计量自动化系统新的线损数据分析方法。1基于电能量平台的10kV馈线线损分析体系1.1月线损异常的WkV馈线分析体系现有的月线损异常的10kV馈线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1.1营销SAP系统的线损计算模块中,个别子模块的计算法则出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转供电的电量计算不能准确计算转供电的所在

5、的时点,只能精确到天,出现馈线的售电量多计或者少计的现象;二是当变压器进行报停报启后,报停或报启的电量会被误算;三是系统会漏计个别终端的电量,使线损失真。1.1.2数据信息的维护与更新不及时、不准确。由于与线损相关业务信息的维护与更新涉及配电、营销等多个部门多个系统,旦在各个系统之间缺乏联动性,往往是同一个数据需要多次去维护和更新;再者数据维护的职责与线损指标考核的责任不关联,造成了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很低。例如一单简单的转供电信息的维护:信息维护职责在调度控制中心,但是线损考核却在区供电局营销部

6、门;一台变压器的新增或更换,涉及十几个环节,需在营、配系统同时进行维护或更新,因此信息维护与更新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1.1.3仍有5%左右终端信号无法及时、准确、稳定取值。10kV馈线的线损计算是以实时电能量数据为基础进行的自动运算,因而当馈线下1块终端(配变终端、负控终端)无法远程精确取值,必将引起线损失真。虽然目前系统采用折算抄表电量方式进行归真,但对于隔月抄的配变总表,由于计量时段跨越2个月,在用电高峰与低谷期的交替期,统计线损出现严重的失真。例如,用5月抄表的3、4月电量折算5月的电

7、量。因而终端的运行状况对线损的计算的真实性,显得尤其重要。但由于终端受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所处位置的信号是否畅通等因素的影响,仍有约5%左右终端信号无法及时、准确、稳定取值。通常计量装置失准或线-变错与上述三类情况相互交叉融合。因而当馈线线损异常,不得不排除上述三类属于业务或系统不完善引起的失真情况后,才能真正判断线损异常这一信息背后,是否隐藏的表计故障或窃电等异常信息。据统计,人工进行线损分析,85%的时间耗费在排查上述干扰。1.2月线损异常的10kV馈线分析体系的架构核查的流程采用先易后难逐

8、层逐步的开展结构。第一步,设定线损异常的判断规则;第二步,排除个别模块计算法则出错造成的线损异常(如环网转供电、报停报启、专变或台区总表无法远程读取、终端漏算);第三步,线损试算;第四步,线-变关系或计量装置准确性核查。其中第四步,采用先易后难方式逐步开展线-变关系核查、失流失压核查、线损突变点核查、三类案件嫌疑专变核查。每个核查环节根据核查结果进行线损试算,若试算结果异常,则进入下一环节核查,同时输出每个核查环节的结果,供人工确认、消除和验证,并输出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