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1南极考察长城站.doc

中国第31南极考察长城站.doc

ID:59405424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7

中国第31南极考察长城站.doc_第1页
中国第31南极考察长城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第31南极考察长城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一、中国31次队度夏科考项目申报要求:中国第31次科学考察队中山站、内陆昆仑站与南大洋考察项目将执行“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项目,该类项目将由极地考察办公室根据极地专项办与各承担单位签订的专项任务合同组织论证,考虑到2013年长城站已启动“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项目,该项目不含在此次研究项目中申报。由极地考察办公室按合同组织论证。其他项目通过自由申报,专家评议方式组织实施。申报截止日期:2014年5月20日。二、基本情况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S62°12′59″,W5

2、8°57′52″),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7501.9公里,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作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在科研方面主要开展了生物研究,环境监测,常规气象观测、冰雪、海冰、地质、地磁、地震学观测、卫星测绘等项目。长城站可容纳约40人度夏、20人越冬。目前在南极乔治王岛上,有智利、俄罗斯、乌拉圭、韩国等7个国家分别建有考察站,与我国科学家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三、2013-2014年度考察站开展科研情况2013-2014年度长城站共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6项(含越冬项目2项)。长城站区域除气象常规观测延续考察项目外,还开展了站区周边生物生态学研

3、究、有机污染物研究、卫星遥感系统维护、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及环境监测系统布放等科学考察项目。四、考察站主要建筑长城站现有大型建筑物15座,包括综合活动中心、科研办公楼、污水处理栋、废物处理栋、生活栋、发电栋、综合车库、科研栋、食品栋、1号栋、、危险品库、气象栋、通讯栋等。以下列出长城站主要建筑物信息:长城站主要建筑物信息一览表序号名称面积㎡用途1综合活动中心623.27健身、娱乐、餐饮2科研办公楼973.75科研、办公、会客3锅炉房50.1供暖、供热4污水处理栋55.6污水处理5废物处理栋100.4焚烧垃圾6生活栋596.2住宿、餐饮、会客7发电栋430.9发电、健身、沐浴8综合库576

4、车库、维修、杂品库9科研栋138科研、仪器存放10食品栋232.6食品存放111号栋255.6住宿、医疗12卫星天线栋通讯、上网五、主要设备1)、科研设备考察项目要以长城站现有条件为依托,科研设备原则上自备。目前站上已配备的基本采样和分析设备,需要共享这些设备开展工作的项目,请在项目申请书中注明可能使用的设备名称、使用频率和周期。项目立项后极地考察办公室将统一协调落实。2)、后勤支撑设备长城站可使用车辆18台,分别是:三菱帕杰罗3部,东风奇骏车2辆,装载机2部,16吨吊车1部,25吨吊车1部,雪地车2辆,推土机1辆,东风卡车1辆,挖掘机1部,雅马哈雪地摩托1辆,橡皮艇2辆,15吨轮式

5、平板拖车。工程机械、车辆以及特种车辆的配备,使长城站具备了地空结合,满足海冰、雪面、丘陵、沙石、湖泊、沼泽等多种地形环境下,单人及多人的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确保了考察交通运输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