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04184
大小:19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27
《织造专项实-横机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织造专项实验》之横机实验实验指导书纺织服装实验中心2010-3-5本实验课程总体情况介绍横机的构造、使用方法,针织羊毛衫的生产流程,横机的安装与使用,各种织物的织造,总学时数为18学时。要求与安排如下:实验一单面基本组织的编织(4学时)介绍横机的构造、基本原理;介绍针织羊毛衫的生产流程,横机的安装方法与使用方法,并将针织横机进行正确的安装。学习一种简单的基本组织,如纬平针单面织物的上机编织方法。实验二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4学时)学习单面提花织物的编织方法,并进行练习。学习纬编针织工艺的起针方法,加、减针方法,拷针方法、收针方法,并进行上述各
2、编织技巧的练习实验三罗纹组织的编织(4学时)学习双面织物中的罗纹组织的上机编织方法,并进行练习。实验四自行设计织物的编织(6学时)自行设计一种纬编针织物,进行上机编织,并比较所织小样与设计构思的差异,进而分析原因。实验报告要求四个实验做完后写一个总体报告,格式如下:1.实验目的与要求2.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编织组织时,要用编织图表示出来)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3.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附织物小样(如果是成衣或衣片,则拍照以图片格式贴在报告上打印出来)《织造专项实验》之横机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介绍
3、横机的构造、使用方法,针织羊毛衫的生产流程。2.学会横机的安装与使用。3.理解和掌握各种织物组织的结构特点与织造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KH868编织机和KR838罗纹机、毛纱、配套工具等。三、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实验一单面基本组织的编织(4学时)介绍横机的构造、基本原理;介绍针织羊毛衫的生产流程,横机的安装与使用方法,并将针织横机进行正确的安装。学习一种简单的基本组织,如纬平针单面织物的上机编织方法。实验二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4学时)学习单面提花织物的编织方法,并进行练习。学习纬编针织工艺的起针方法,加、减针方法,拷针方法、收针方
4、法,并进行上述各编织技巧的练习实验三罗纹组织的编织(4学时)学习双面织物中的罗纹组织的上机编织方法,并进行练习。可进行2+2罗纹、3+3罗纹等组织的编织。实验四自行设计织物的编织(6学时)自行设计一种纬编针织物,进行上机编织,并比较所织小样与设计构思的差异,进而分析原因。四、相关知识1.横机的组成实验使用的是兄弟牌KH868、KR838型手摇针织横机。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机座与针床部件。机座是机器的骨架,用于安放针床、机头导轨、针床移位扳手等零件。针床是编织的关键部件,织针在针槽内作上下运动完成编织过程。图3-1机座与针床部件(1
5、)机头部件,如图3-2所示,机头使编织的心脏部件,用于编织线圈,并使之相互串套成针织物,它由机头、三角装置、三角控制调节装置、导纱变换器等组成。图3-2机头正面图(2)喂纱部件,如图3-3所示,用于输送毛纱供编织之用。二只梭嘴可在操作时自动进行切换调用,同时编织双色织物,利用手动调换梭嘴,可编织多色织物,它由梭杠导轨、大小梭弓、梭箱等组成。(3)引线架部件,如图3-3所示,用于穿引从纱筒上输出的毛纱,可消除或减轻毛纱的张力波动,保证织物两边缘线圈紧密均匀。它由挑线弹簧、调节螺母、圆盘式张力器、支架、宝塔弹簧等组成。挑线弹簧的弹力大小由压紧螺母
6、6控制,圆盘式张力器的夹紧力由调节螺母2控制。图3-3引线部件(1)牵拉机构,采用重锤式牵拉,用于编织时起口、牵拉织物之用,由定幅梳柿(称串线板)、重锤等组成,如图3-4。图3-4牵拉机构的部件2、成圈过程分析家用编织机成圈过程可分为:退圈、垫纱、钩纱、闭口、套圈、连结、脱圈、弯纱、成圈、牵拉等十个阶段。在成圈过程中各阶段是有机联系的,各个阶段既独立,但又有联系。如弯纱阶段就与连结、脱圈、成圈阶段一起进行。编织机成圈过程以顺序式编结法进行。 (1)退圈 为了编织新的线圈横行,旧线必须从针钩中移到针杆上,为垫放新的纱线作好准备当推动机头
7、时,在机头三角的作用下,织针向前移动,旧线圈由于牵拉力的作用,由针钩移向针舌,并启开针舌处于针舌后的针杆上,这一过程称为退圈,图3-5。 (2)垫纱 当织针完成退圈后,开始后退,在导纱器的配合下,将新线引置于针舌上,这一过程称为垫线,图3-6。图3-5退图图3-6垫纱 (3)钩纱 织针继续后退,新的纱线将逐渐移到针钩下,旧线圈也因针杆的移动而向前移动,完成钩纱(或带纱),这一过程称为钩纱,图3-7。 (4)闭口 织针在弯纱三角的作用下继续后退,旧线圈向针钩方向移动,迫使针舌绕轴心回转而关闭针钩,这一过程称为闭口,图3-
8、8。 (5)套圈 针舌关闭针钩后,由于弯纱三角的作用,织针再后退,使旧线圈套到关闭的针舌上,并沿着关闭了的针舌移动,这一过程称为套圈,图3-9。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