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

ID:59397260

大小:41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8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_第1页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_第2页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_第3页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_第4页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地下资源潜力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报告题目:贵州省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管091指导教师:周文霞学生姓名:王晨光学号:09081002772011年11月26日贵州省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开发利用规划研究贵州是全国喀斯特(也称岩溶,以下同)分布最广的高原山地省份,喀斯特面积10.91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在全省86个县(市)中,喀斯特面积>30%的县(市)有74个。贵州有贫困县48个,贫困人口800万,而喀斯特区贫困县就占38个,贫困人口达663万。干旱缺水较普遍,其中尤以紫云、

2、长顺、罗甸等22个喀斯特区贫困县缺水严重。广大喀斯特区土地贫瘠、石山光秃,尤其是地表干旱缺水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现有大量水文气象及地质资料表明,贵州并不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省份,相反喀斯特区地下水资源还十分丰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开发利用工程难度较大的地下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无论是对生态建设还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而言,开发利用贵州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已是势在必行。一、地下水区域分布及特征(一)地下水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贵州地下水主要有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其中岩溶水是最重要的,具有重

3、大开发利用价值。1、岩溶水:按碳酸盐岩含水特性、富水程度及开发利用条件,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含水亚类。中下三叠统白云岩及石灰岩岩溶水:大面积分布于黔中及黔西南,遍布于各地的向斜构造中。岩性以白云岩及石灰岩为主,常间夹数层厚薄不等的泥质白云岩、泥灰岩及碎屑岩。层间裂隙及溶蚀裂隙发育,层状含水明显,地下水年均产水模量为44万m3/a.Km2,枯季产水模量18万m3/a.Km2。已知枯季流量>10L/s的大泉440个,地下河299条。区内人口比较密集,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贵阳、遵义、安顺、兴义等省地级城市分布

4、在该区,地下水作为这些城市的重要生活饮用水源,其开发利用率达30—70%(包括市郊)。钻探成井率高,采用机井取水量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目前贵阳市在该层位打机井已超过150口,安顺、兴义、遵义等市成井总数亦不少于100口。同时,泉水开发也是一种重要方式,例如贵阳市东郊水厂从汪家大井泉直接取水,日供水量达10万m3。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岩溶裂隙水:大面积分布于黔北、黔东北及黔东南地区,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因其地质年代古老,经受厉次构造运动破坏而使节理裂隙极为密集,微细溶孔溶隙十分发育,岩石含水均一性较好,地下水年平均

5、产水模量为35万m3/a.Km2,枯季产水模量为16万m3/a.Km2。泉点密度大,其中枯流量>10L/s的大泉有208个;地下河发育程度差,已知102条地下河,绝大部分都很短小。钻探成井率高,一般都达90%以上。在有利的构造富水部位,单井涌水量常大于1000m3/d,特别是1998年在岑巩附近施工的一口机井,其涌水量达5000m3/d。该类岩溶水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以利用天然水点为主,仅在凯里、遵义等城市及少数坝区有为数不多的机井进行开采。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石灰岩岩溶水:集中连片分布于黔南,在乌江及北盘江上

6、源的黔西北地区亦有较大面积分布。岩性以厚层状石灰岩为主,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次之,溶蚀管道及孔洞十分发育,含水极不均一。地下水最丰富,年均产水模量为46万m3/a.Km2。地下河发育密度为贵州各岩溶岩组之冠。已知地下河374条,其汇水面积及流量都较大,贵州最大的地下河——罗甸大小井地下河即主要形成于该岩组中;枯流量>10L/s的岩溶大泉有447个,但其总流量不及地下河的二分之一。钻探成井率低,加之该岩溶水类型区地形条件差,因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低,是贵州十分典型的岩溶干旱山区。但在黔中高原分水岭至水城等地的断

7、裂褶皱带,该类岩溶地下水有不同程度开发,其中特别是水城盆地,其开发利用率高达78%。在独山背斜宽缓分水岭地带,其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亦较高。2、基岩裂隙水:按岩性及含水性质的差异进一步分为以下三个亚类: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岩石为震旦系至第三系的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泥岩及硅质岩等,集中连片分布于黔北赤水—习水、黔西南望谟—册亨一带。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在向斜或单斜构造中常形成承压水。泉水枯季平均流量2.8L/s,地下水枯季径流模数0.5—3L/s.Km2。该含水岩类与碳酸盐岩相间产出时,常形成岩溶

8、地下水的隔水层或阻水边界。变质岩裂隙水:为赋存于前震旦系浅变质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大面积分布于黔东南及黔东北梵净山地区。浅变质岩中构造—风化网状裂隙极为发育,含地下水丰富,其枯季径流模数常在5L/s.Km2以上,在梵净山、雷公山地区则常大于10L/s.Km2,是众多地表河溪的重要补给源泉。火成岩裂隙水:含水介质主要为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柱状节理、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