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

ID:59395527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9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_第1页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_第2页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_第3页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_第4页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治近况肖万德(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罗锦中心卫生院中医科541801)【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近年来我国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IBS-C)患病率逐年上升。本病有发病率高、病程反复和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特点,应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IBS-C)中医药近十年文献的整理,分别从肝论治、从脾胃论治、从肝脾同治、从肺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IBS-C)便秘中医药综述【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2013)38-0265-02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和生化异常。欧美IBS的人群患病率约为10%〜20%,我国为5.7%〜7.2%,消化门诊就诊率为10〜30%oIBS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未定型(IBS-U)[l]olBS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报道以IBS-D为主。IBS各症型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生活质量及对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

3、异⑵。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IBS-C患病率逐年上升。祖国医学对IBS・C尚无专篇专论,但在便秘、腹痛、大便难、脾约等病名中均有涉及。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出发,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有独特的见解,治疗上取得良好疗效,故整理中医药IBS-C相关文献。1从脏腑论治1.1从肝论治IBS.C发病与肝密切相关。《临证指南医案》曰:“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克脾则腹胀,便或澹或不爽。”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气机疏泄。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腑气不通,大便不行。再者肝气郁久

4、易化火伤阴[4],大便干结,而引起便秘。可见肝郁气滞为IBS.C的基本病机之一,治疗以疏肝行气为法[4-6,9]o张向荣等[3]以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治疗肝气郁结经典名方柴胡舒肝散,30例柴胡舒肝散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高于30例西沙必利对照组。罗毅[4]提出IBS-C肝气郁结为该病致病之本,病机还包括阴亏肠燥。故治疗上以养阴清肝润肠之法,自拟之滋水清肝润肠汤。刘文华[5]以为其病位虽在肠道,然与肝密切相关。忧思恼怒,致肝气郁结,气机不展,大便不通。或久病致肝气虚损,疏泄不及,推动无力,大便不下。此外肝血亏虚,肠道力濡

5、,大便燥结不去。反之,大便秘结,阻滞气机,亦可引起肝之气血逆乱、功能失调,或情志不畅,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在治疗上提出宜通腑顺气润肠与调肝养肝疏肝并举,方能标本同治。用六味安消胶囊合逍遥丸治疗IBS-C32例,总有效率87.50%,疗效明显优于西沙必利合大黄胶囊对照组(P<0.05)。向爱民[6]治疗该病从治肝入手。方选四磨汤合逍遥散加味,并与西沙必利对照比较。中药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复发率明显低于西沙必利组,且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杜艳军等[7]运用针灸治疗IBS-C肝郁气滞型21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

6、。1.2从脾胃论治《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胃调控全身精液输布,若脾虚不能推动水谷精微散布,肠液干燥,而致脾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体脾气虚弱或饮食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乏源,大肠失润,大便干硬。故IBS.C亦见于脾虚气滞[8-10]o樊冬梅等[8]认为IBS-C是因素体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推运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引起。建议从健脾入手,勿单纯理气通便,须以健脾为君,佐以理气之品,以自拟健脾理气汤。陈锦辉[9]认为脾胃

7、虚弱为本病之本,治疗上以补脾疏肝、滋肾润燥、活血消滞为法,采用白术润肠汤治疗,总有效率97.2%o1.3肝脾同治五脏同为一个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肝脾之间关系在IBS-C发生发展关系尤为密切。肝脾同位中焦,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思伤脾”;肝属木,脾属土,生理状况下二者间是相克的关系,易出现肝木过旺或脾土土虚木乘。情志不舒或者过极易伤肝,思虑过度则损脾,伤肝则气机不畅,伤脾可致运化不及,若肝脾同病则大肠既不能得脾气之运化,又不得肝气之疏泄,糟粕内蕴,留而不去便成便秘。大便的正常与否,既与脾气

8、的运化密不可分,又与肝气的疏泄调达息息相关。IBS.C病机被认为肝郁脾虚,予疏肝健脾法治疗[10-12]o彭志允[10]认为IBS.C的初期由于单纯的肝气郁结不舒或脾胃虚弱引起的,后期发展为肝脾同病。提出肝脾同病的病机较单纯因肝郁或脾虚复杂。建议在临床上注意肝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