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

ID:593864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_第1页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_第2页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_第3页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_第4页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内外乡土村落形态探究进展和对陕北米脂村落启示  摘要:陕北米脂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过去较快,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的观念也在改变,因此,传统的窑居形式如何满足当下村民的生活品质需求就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现实的问题,所以对米脂窑居村落的形态研究绝不是只停留在村落空间肌理的层面,要切实的解决时代的难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综述国内关于窑居村落的发展现状对陕北米脂的启示,对于用地紧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当窑居村落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时,窑居村落的生命就会走到尽头,所以,窑居居住形式解决的是特

2、定时期人们的居住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窑居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所以挖掘其优势,改进窑居及改善村落环境才能使其长足发展。关键词:乡村村落;陕北米脂;启示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一、国内村落形态相关理论研究(一)理论研究7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交通通信发达便捷,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逐渐缩小,进而涉及到村落的民俗文化,单调雷同的建筑使人们对乡俗文化的流失开始担忧,乡村村落特色的延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城市的

3、国际化,这种巨大的冲击使得城市风貌和乡村风貌逐渐消失,正如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所言:“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于多样化和地方特色。”[1]我国对于乡土聚落的关注时间较晚。其与国外的研究相类似,发展过程的初期也是从单方面的建筑学角度及建造的关系逐渐向乡土建筑组团以及村落环境的层面转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也就是说对整体环境形态、空间秩序及空间布局特点进行研究及思考。上世纪30年代,我国建筑学家刘敦桢在他著名的《中国民居概说》中

4、阐述了国内外传统村落民居,开启了国内对于此课题最早的研究。80年代我国学术界已经研究村落的形态、村落空间要素、村落空间布局及形成过程演进方式等,将聚落村落这一课题放入整个社会环境及人文背景之下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即拓宽了只从传统建筑研究方式着眼的微观层面的视野,又从宏观的角度对村落及自然环境的形式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7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村落的变化及形成是受到外来经贸的影响,之后,诸多学者思考的是城镇化对村落形态变化的影响。比如,江苏的一些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城市化影响严重,导致“空心村”出现,此

5、时,就有学者提出村落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1986年阮仪三就与周庄的整治中呼吁“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并且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构想,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及村镇向旅游开发的课题。一些学者研究侧重于村落向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关于村落的保护延续提出了很多策略及设计方法,村落地域性的保护与延续、村落风貌的整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也有建筑学者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等角度对村落形态的类型及形成的要素进行探讨。如,按照村落的平面形态主要可分为聚集型村落、松散团聚型村落、散居型村落。尹怀庭等以

6、陕西为例,比较了陕南、关中平原及陕北黄土高原村落的分布,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同导致村落的分布不均、规模不大、密度较小,水系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村落的聚集与分散,大多数村落朝向阳面、面向道路、面向水源等特点。720世纪90年代,彭一刚和王澎以传统村镇聚落的形成过程为基本点,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态和景观差异的原因是受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影响,自然因素是指地理气候条件、地形与地质地貌状况和地方材料等;社会因素是指宗法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关系、宗教信仰、风水观念、交往交易等因素。

7、此后,诸多不同专业学科的专家对于“风水”观念和宗族礼法制度上进行深刻研究,研究的内容既是村落的选址、空间的总体形态、建筑功能乃至室内装饰等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聚落形态特征,甚至是特殊区域的详细分析上,比如形成的因素、格局等方面。总之,这些研究的内容都包含在彭一刚、王澎提出的以静态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框架下。对于中国东部南部的较为发达的地区及周边村落的研究较多,比如徽州、江南及北京周边村落的研究,对西北部的偏远地区但很有价值的聚落的研究较少,还需要学者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8、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使聚落框架的研究成果更加完整。[4](二)实例研究陕北安塞县的侯沟门村,该村坐落在县东南方向,地势较平坦,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平地村落。村落的居民分布在道路的两侧,呈带型分布,该村如陕北的大多数村落发展初期一样以靠山窑为主,现今则多为独立式窑洞。侯沟门村7的选址结合了传统的风水学,依山式的起伏而建,临近水源,这样方便居民用水。村民建窑多在山体上或山体附近,充分考虑山体的特征,整体上形成靠山窑组团,窑洞自成院落,村民合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