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

ID:59363180

大小:862.1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04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_第1页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_第2页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_第3页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_第4页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通信热门研究领域:硅光子芯片互连应用指日可待新电子

2、吴仲伦/程志贤/古凯宁/曾治国/李明昌/林恭如

3、2013-05-1414:44:200标签:光通信  [导读]由于近几年数字服务与数字内容等宽带数据传输市场逐渐成熟,利用光做为载波基础的各类新颖数字格式信号传输技术又开始被广泛探讨。  调制与侦测器技术突破,硅光子芯片互连应用指日可待。  高速光通信在过去30几年来的发展下,已经成为有线高速信息传输的标准。在2000年受到美国经济泡沫化及网络市场对带宽需求不如预期的影响下,光通信产业与客户端的拓展曾经沉

4、寂一段时间。过去除政府单位或具大型网络建置的企业外,一般终端使用者直接享受高比特率传输的机会并不高。虽然目前高速光通信应用的领域仍以远距离的骨干网络服务为主,但根据目前主流产学论坛的评估,个人客户端传输比特率将在2015年与2023年分别提升至1Gbit/s与10Gbit/s。  由于近几年数字服务与数字内容等宽带数据传输市场逐渐成熟,利用光做为载波基础的各类新颖数字格式信号传输技术又开始被广泛探讨。特别的是,许多研究重点已从远距的光纤网络转至点对点(又称光链接)中距离的光纤到户(FTTx)、数据中心(D

5、ataCenter)服务器的数据传输,乃至近距离高速运算服务器内部模块的信号传输,甚至于进入消费型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高画质电视及三维(3D)图像处理等宽带产品,以及室内有线影音传输系统,亦为光通信技术的研究范畴。  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在2011年由索尼(Sony)所开发的VAIO-Z高阶笔记本电脑,已经搭载英特尔(Intel)的Thunderbolt(原名Lightpeak)技术,其传输带宽最高可达10Gbit/s,而苹果(Apple)也已在开发相关的技术。另一方面,业界正致力结合硅基集成电路(IC)的

6、成熟技术优势,从而开发硅基光电整合集成电路中之光互连传输。由于金属导线的传输带宽会受到本身组件特性而受限,利用光通信则能有效突破金属导线在高速传输时损耗导致的带宽距离乘积限制。为整合光通信与现有集成电路,以硅为基底的各式功能性光电组件成为目前方兴未艾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利用光连结做高速中短距离数据传输,成本仍是一项重要考虑。  降低三五族芯片/封装成本 高速硅光电组件炙手可热  传统光通信模块是将三五族半导体芯片、高速电路硅芯片、被动光学组件及光纤封装而成,其中成本主要来自三五族半导体芯片及系统封装。虽

7、然其传输速度可达40Gbit/s以上,但比起用电缆传输而言,价格却相对昂贵许多,因此近几年来,高速硅光电(SiliconPhotonic)组件变成一项相当热门的研究题材(图1),主要研究动机是想藉由芯片量产技术降低芯片生产成本、提升良率,另一方面,经由缩小硅光电、光学组件的尺寸,进一步和后端电路整合在一起,降低封装成本。图1硅光电组件发展图及未来传输发展图  现阶段硅光电技术应用于光连结大致可分为三大领域——主动式光缆(ActiveOpticalCable)、热插入光电传收模块(Plug-inOptica

8、lTransceiverModule)及芯片内链接(On-chipOpticalInterconnect)。  主动式光缆的研发以Luxtera为代表,其于数个光纤的两侧封装硅光电传收芯片,该组件内部结构可参考图2,首先在芯片上直接制作被动光纤耦合器、高速硅光学调制器、硅锗光侦器、驱动电路及转阻放大器,最后再将光纤及电射晶粒组装于芯片上。其双向传输速度为40Gbit/s、传输长度4,000公尺,并可将速度提升至112Gbit/s。由于光纤已和芯片封装在一起,可免去在使用上光学对准的问题,然而每条光缆的成本

9、价格相对较高。图2硅光子主动式光缆  另一做法是将硅光电传收芯片直接组装至硬件电路板上,然后藉由一热插入装置和光纤光缆连接(图3)。此概念和英特尔发展的Lightpeak技术架构相同,也是目前英特尔硅光子研究团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基本上,该做法和主动式光缆唯一的差别在于,硅光电传收芯片整合在硬件信号传输端上而不在光缆上。图3硅光电传收芯片  此外,为倡议在芯片内部传输比特率的提升,IBM也提出光子芯片光互连系统,但由于硅元素本身材料特性,导致开发光源时会有较低的发光效率,虽然已有学术文章致力探讨硅奈米结

10、构量子局限效应,而有四个数量级提升的发光效率,但目前而言,距离成为具商业化阶段的产品仍有相当的努力空间。因此,在硅光子领域的光源开发有一部分是利用三五族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直接整合硅光电组件进而形成混成激光(HybridLaser)的技术。  混成激光技术剖析  此种技术早在2006年,英特尔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antaBarbara)就已开始研究。他们利用将砷化铝镓铟(AlGaInAs)做成量子井(QuantumW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