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子氮化.doc

关于离子氮化.doc

ID:59362754

大小:11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9-04

关于离子氮化.doc_第1页
关于离子氮化.doc_第2页
关于离子氮化.doc_第3页
关于离子氮化.doc_第4页
关于离子氮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离子氮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离子氮化一.离子氮化的基本工艺过程:1.阴极溅射原理:(1).离子渗氮炉零件为阴极,炉壳为阳极,氨在一定真空度下(1.3*102—103Pa)和一定的极间电压作用下产生电离。在辉光放电的高压电场作用下,氨被电离成氮正离子.氢正离子及电子,正离子被电场加速轰击表面,一部分转变成热能加热零件,另一部分使离子直接渗入零件或产生阴极溅射。(2).被轰击出来的铁原子和得到电子的氮原子化合成FeN并被吸附在零件表面,在高温和继续离子轰击作用下,FeN转变成低价的Fe2N Fe2-3N  Fe4N  α-Fe(N)等。氮化铁有什么性质?氮化表面的氮化物对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还会生成其他的

2、一些氮化物吗?2.溅射:离子轰击产生表面原子溅射,并形成薄(0.05mm)的位错层,促进氮原子扩散,改变了氮原子在表面的吸收,离子溅射作用使工件表面得到净化。3.吸附:在分解成为含氮低的化合物同时,放出活性氮,一部分向零件内部扩散,形成氮化层,另一部分返回重新参加反应,并提高零件表面的氮势,被溅射的铁原子成为有力的“氮载体”.并吸附在零件表面。4.辉光层:炉气氛中的受激原子恢复基态或电子结合成中性的原子时,发出辉光,形成几毫米厚的辉光层包围零件,氢的辉光呈淡蓝色.氮呈紫色.氨呈紫蓝色。 二.离子渗氮的工艺操作及注意事项:  1.同炉处理的工件应为同种或表面积和质量之比接近的工件

3、。工件至阳极的距离应大致相等,并大于30mm。工件之间应有足够大的距离并要求均匀,在工件偏低位置放置辅助阴极或辅助阳极,安放试样时应考虑温度,尽量和工件一致。   2.工件上有1-4mm孔槽易引起打弧,D4-10mm的孔槽会造成温度不均匀,锈蚀工件清洗干净后方可入炉。   3.工件装炉后,密封炉盖和放气嘴,接通阴阳极导线。预热并校正真空计,氨气热分解炉应提前升温。    4.起动真空泵使炉子逐渐达到要求的真空度,并打开气阀充入少量的热分解氨气,使炉压在1.3—13.3Pa左右。    5.闭合高压开关,慢慢升高电压,使零件起辉。清理阶段开始,一般宜用低气压小电流,高档限流电阻,

4、清理阶段正常为扩散弧;但工件装卡不当,接触不良,小孔槽未屏蔽及表面大块状污,绝缘物引起局部电弧损伤工件。起辉后1~2h仍在打弧不减弱,说明不正常,应分析原因或停炉。  6、打散弧清理结束后,转入升温阶段,逐渐加大供NH3量,提高电流、电压加速升温。对精密件变形要求严格件,升温速度小于100℃/h。当温度到200~400℃时,孔洞和勾槽中的机油挥发也会引起打弧,弧点集中在孔槽周围,打弧断续相间,此时可适当减小电压、气压,使打弧电流减小。待油挥发干净后,打弧即会停止。7、如在某个部位集中打弧,无停止迹象,可调节气压,并判明不打弧的最高气压能否维持工件升温和保温的需要,如能维持保温,

5、可继持保温,可继续渗氮;如不能维持就停泵,打开炉膛,清除打弧源后,再重新抽真空升温。8、当炉壳温度升到35℃时,开始通冷却水,冷却水出口温度应低于55℃。9、升温时,应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输入气体的流量或减少抽气率或加高气压,升温时间能常控制在0.5~3h,升温时的电流密度应控制在4~5mA/cm210、保温阶段,电流密度比升温时小,可以通过调节气压、电压、氨分解温度等使电流密度一定,工作温度稳定。这时应按工艺确定保温时间,温度在500~540℃,电流密度是升温时的2/3,气压在500~800Pa,辉光层厚2~5mm。11、保温结束后即可停电,关进气阀、蝶阀,停泵,关仪表,关氨

6、汽化炉。当炉壳温度低于25℃时,再关冷却水。12、工件在炉内自然冷却,为保证工件表面不产生氧化色,切断电源后,仍使炉内保持真空状态,并冷到150℃左右,开炉空冷。在非渗氮部位须涂油防锈。13、为提高设备利用率,也可通气冷却,或者用辉光冷却法,即在保温阶段结束前半小时内,用高电压、低气压和小电流使工件维持稀薄辉光。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冷却水,并可通入大量氨气(使冷速加快)。14、对变形超差零件,应在低于渗氮温度下,部分或整体加热矫直。15、如零件表面有蓝色,紫色等氧化色,可重新抽气,再用小电流、低气压、高电压使零件表面产生阴极溅射,几十分钟后氧化色可消失。 三.离子渗氮前的准备工

7、作:1.   渗氮装置及附属设备:(1).真空计.测温仪表.热电偶应定期校对。(2).定期检查压升率。(3).定期清洗真空泵,擦洗观察窗玻璃。(4).水管.气管应畅通无泄漏。2.   气源:(1).应该用液氨的热分解气或氮氢混合气作为气源,(2).液氨.氮气和氢气必须经减压后使用,减压后压力应恒定,一般不超过20*104Pa。(3).液氨须经过干燥后使用(用分子筛或硅胶吸水),氮氢气的纯度(体积分数)应大于99.8%。3.   工夹具及防渗:(1).根据零件形状.尺寸.重量准备专用或通用夹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