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

ID:593545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_第1页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_第2页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_第3页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_第4页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论述  摘要:本文是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工程检测的实践,总结出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检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以供参考。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构件本身的保护层厚度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寿命的因素之一,钢筋保护层厚度太薄或太厚都会对结构构件受力性能产生影响。保护层厚度太薄容易造成受力钢筋露筋锈蚀,构件受力时表面混凝土会产生崩裂脱落现象,破坏混凝土和钢筋的黏结力,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保护层太厚,会使构件有效界面尺寸减小,增加自重,极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影响承载力。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

2、厚度控制的重要性分析1、从力学角度分析7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由钢筋何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其抗拉强度却很低。这种组合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优势性能,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因此,一般我们在考虑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条件时,着重看率的是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和钢筋的受拉应力。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的实际受拉应力是否能与设计计算应力相吻合,主要取决于钢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是否正确。这也证实我们要求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赢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

3、拉区,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轻则由于钢筋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抗拉作用,而使混凝土受拉应力超标产生裂缝,重则由于悬梁结构上部钢筋所受拉力的力矩高度(h0)变小,而使钢筋受拉应力超标发生结构断裂。此类事故在建设史上并不少见。2从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分析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工作,是因混凝土硬化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两者之间建立足够的粘结强度,这种相互作用力成为握裹力。钢筋在混凝土中保护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过分靠近结构构件的边缘,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直接导致握裹力的减小。另外,钢筋保护层过小,表层混凝土

4、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碳化,边缘钢筋失去保护作用而导致钢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也会失去粘结力,从而使构件的承载力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3、从构件的耐久性分析7保护层的作用除上所述之外,顾名思义还起着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的作用,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除了特殊的外界因素以外,在一般使用条件下,主要考虑大气的侵蚀而使钢筋氧化生锈。而混凝土不密实、裂缝、钢筋保护层偏小,再加上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的电化学反应等因素就会因此加速这种侵蚀过程。钢筋氧化锈蚀又会导致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造成恶性循环,更加加快钢筋锈蚀进程,从而大大缩短

5、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保证保护层厚度在设计及规范规定范围之内,就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钢筋免受锈蚀,延缓混凝土碳化深度到达钢筋表面的时间,确保结构的使用年限。二、国标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强制性条文中明确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8.2.1的规定。表8.2.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增加5mm;2与土壤接触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直接在土壤现浇地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不小于70mm。三、现场检测存在的问题71、现场检测时,不按照有关规范标准选取构件检测的数量,而是以建筑面积的大小来确定构件检测的数量,使选取的构件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如有些面积较小的单位工程只选取1~2个构件,未达受检构件最低应占总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的要求;有些单位工程在检测时选取的构件中悬梁构件所占比例低于50%;有些单位工程未按结构构件的重要性抽取构件,而是在同一楼层或同一单元随意抽取,无代表性可言。2、现场检测时,被检测构件的基准面平整度太差,特别是悬挑阳台的顶面和室内楼板的顶面未进行认真处理,就直接在其上面进行检测,使得检测数据忽高忽低,离散值过大,成为无效数据

7、。3、现场检测时,检测仪器操作部标准、不规范,比如仪器的扫描探头移动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能保证探头在钢筋的正上方,取得的数据误差较大,不能真实反映所测构件的保护层厚度。4、检测框架结构的梁类构件时,在底部填充墙砌筑之前,未及时进行检测,最后造成事实上无法检测,或只能检测底部无砌体的外露构件,使检测失去代表性。75、现场检测时,构件的检测位置选择不当。比如检测框架结构的梁类构件时,事前对钢筋的位置、接头及箍筋加密区却反深入细致的了解,未避开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