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

ID:59352438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_第1页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_第2页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_第3页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_第4页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资贷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一、借款人风险  1、借款人信用风险。借款人提供虚假材料,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贷款。防范措施:  (1)多途径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客户提供的材料复印件必须与原件进行核对、验证,确保留存的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必要时可到工商局、税务局、房产局等部门查询验证。  (2)通过公安部门身份验证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信用状况进行查询,查证借款人提供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了解借款申请人在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有不良记录。  (3)加大审查力度,多渠道了解借款人的个人素质品行,企业的应付账款,工人工资的发放是否及时、准确等,真实反映企业的还

2、款意愿。  (4)信贷人员要认真执行面签和访谈的有关规定,利用谈话技巧,判断借款人的真实意图及买卖交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分析认定借款用途及循环周期,测算资金缺口。  2、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灾害及意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还款义务。防范措施:5  (1)要注重分析借款人所处行业情况: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借款人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影响该行业的重大政策;该行业的上下游行业的变化因素及其可能对该行业产生的影响等。  (2)要注重分析借款人的股权结构,了解大股东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关联方的情况。  (3)要分析借款人法人代表的道德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

3、能力、信用程度等。  (4)要注重分析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确认还款能力。通过对财务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掌握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预测申请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质量、资金结构。具体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率、速动比率等。通过现金流量分析预计在未来的还款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偿还借款及其他到期的债务。  二、抵质押物风险  1、未及时办理抵押手续或抵押手续无效而导致抵押物悬空,抵押权利无效,在发生贷款损失处置抵押品过程中,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2、抵押物权利瑕疵风险。一是土地管理部门与房产管理部

4、门相互独立,房产管理部门在未确定土地使用性质、未查验土地使用权证的情况下,对房屋单独办理抵押登记。由于土地权利的不确定性,在行使抵押权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二是对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设定抵押权,在处置集体土地上所建房屋时,将面临政策障碍,即使能够处置,也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5  3、抵押物价值风险。随着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的变化,抵押物价值低于抵押贷款本息价值,若借款人不还款,在处置抵押品时将会受到损失。抵押物在估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人为风险,如抵押物评估价值高于实际价值,在处置抵押物时可能存在不能足额收回贷款本息的风险。  4、抵押物处置风险。由于当前法律法规不完善及司法环境等问题

5、,造成公司抵押权有时难以实现。此外,司法部门在立法取向上多倾向于借款人,而将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放在第二位,不利于公司对抵押物的处置,如我国担保法规定,当借款人违约时,抵押权人若将抵押物拍卖,我国担保法规定,必须先与抵押人协商一致。倘若此时抵押人不同意银行拍卖抵押物,或根本无法联系到抵押人,抵押权人就只能起诉抵押人,在我国现有的法制环境下,诉讼中的非法律因素较多,如果诉讼及执行旷日持久,不仅耗时费力还得不偿失。  防范措施:  1、及时办理抵质押手续,确保抵质押手续的有效性,合法性。  2、抵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安全性。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做彻底的审查,如以房地产抵押的,要查看、了解抵押

6、物的位置、面积、结构、原价,必要时到房管局或者土地局做进一步调查;以动产质押的,要查看了解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等;选择地段良好并且可增值的住房、商铺、商业住房进行抵押,对于开发商回租店面、非独立店面作为抵押担保的贷款申请应慎重对待。5  3、合理评估抵押物价值。公司内部应建立押品价值估价制度,经办人员应定期对抵押物进行重检,从多方面评估抵押物的抵押价值变动和变现能力,根据风险度确定抵押率。  4、确保抵押合同的有效性。在签订抵押合同前,信贷人员要仔细核对抵押人身份和婚姻状况,要特别关注是否有潜在的共有权人存在,杜绝因遗漏共有权人签字而造成的抵押无效。  三、公司内部操作

7、风险  1、公司内部贷款管理体制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责权不明确,对大额贷款和风险高的贷款没有进行认真的事前尽职调查和贷款后评价,导致贷款决策失误。  2、业务人员不按操作流程要求或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如在贷款发放之前不进行面签和真实性调查,抵押担保手续未落实就放款,贷款管理过程中对贷款使用或偿还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跟进,未能及时催收贷款等,导致贷款风险失控。  3、信贷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签署借款、担保合同时,主要条款出现疏漏或合同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