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

ID:5934150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_第1页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_第2页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_第3页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_第4页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小学学业测评反思  摘要:中小学学业测评经过不断的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步,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回顾了中小学学业测评现在取得的成绩,分析反思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学业测评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学业测评给中小学教师以及学校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关键词:中小学学业测评;学生;发展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57-02学业测评,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指对学生获得某一水平、状态的学业的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只要以适当的方式对待学业评价便可实现它的促使学生学业进步的工具价值。一、学业测评取得

2、的发展6过去我们通常是以期末统考的平均分和毕业年级的升学率来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业。这种相对评价加速和恶化了学生间的成绩竞争。现在我们的学业测评有了新的进步。首先,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开始得到重视,同时对考核成绩的重视程度在降低。如平时的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不再对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排名,甚至有些学校的日常考试,不再给学生评分,只是指出其错误和不足,这样学生之间相互的竞争的压力就减少了许多。其次,变一次性考试为过程性评价。如初中实行学生学业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初中三年的学业考试成绩取代一次性的升学考试成绩,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取代单纯以中考成绩为依据录取学生。

3、再次,规范升学竞争。其基本原则并非要取消升学竞争,而是坚决反对不规范竞争。比如,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统一学生到校、离校、晚自习时间,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不能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解决考什么才教什么的问题;规范各学校招生行为,解决未经许可异地招生、擅自提前招生,或采取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重奖高分学生等手段抢拉优秀生源等问题。最后,中小学重视开展各项活动,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临场发挥应变能力、舞台表现能力、动手能力等,加强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二

4、、目前学业测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61.评价功能异化。虽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淡化学生的考试分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在升学择校的时候,最终的考试成绩仍然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当然,这中间也跟学校领导的业绩、工资等挂钩有关系。有的学校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除了看学生的毕业学业水平测试外,还另外组织考试,过于强调学业测评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这样,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获得更好的教育,不得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上课之余还要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以提高成绩。比如,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奥数班。新课程改革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业测评也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但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定的差距。现今学校升学

5、率重要,学校名誉重要,领导面子更重要,学校的“潜规则”已正腐蚀着教师,也侵蚀着学生。2.评价内容单一。现在我们仍把对知识的考试作为学业测评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用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甚至以此来决定学生的命运,这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成绩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如家庭、社会等,以学生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状况的发展仍然比较忽视,即使有的学校比较重视,但有时候往往敷衍了事,开展的某些测评或考核活动一味重形式、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只是少数学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有的学校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

6、的政策,学校便只是督促教师把学生的档案或期末的成绩册弄得漂亮而已,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学生的个性也没得到充分发展。63.测评方式单调。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学业测评方式比较单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除了相应的纸笔测试外,其他方式的应用相对较少。纸笔的书面测试对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比较有帮助的,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业测评方式相对过去传统的方式有所变革,卷面的出题类型相比过去日趋开放并且多样化,对能力的考察也比过去有所增加,但大多局限于纸笔测试。当然在各类升学考试中,除笔试外也增加了面试的环节的情况,但面试的比例仍旧很小。相比之下,

7、美国的大学申请制,面试占的比例较大,整套体系也比较公平、完善。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类似的考试办法与考试机制来完善自我们的学业测评体系,使测评方式多样化,完善化。三、学业测评的发展趋势1.强化学业测评的反馈激励性功能。新课程学业测评强调评价的功能不只是鉴定、选拔,更要注重评价的反馈激励性,给予学生正能量,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业测评的结果只是说明在过去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发展状况,并不能代表将来。学生的学业受内在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有所波动和变化,学业在不同的时间有或进步或退步的可能性,不应凭借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