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

ID:5934065

大小:1.33 MB

页数:185页

时间:2017-11-16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_第1页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_第2页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_第3页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_第4页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篇 道路路基工程1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篇路面与路基工程第一章 概述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路基的作用及要求一、路基的作用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主体;路面的基础。路基:工程数量、投资巨大,占地面积大、使用劳力多。第一章概论1.1公路路基结构图93区下路堤94区上路堤0.7m96区下路床0.5m96区上路床0.3m路面结构层0.70m90区原地基处理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叫路床,结构上分(0~30cm)和下路床(30~80cm)两层。高于原地的填方路基叫路堤,其作用是支承路床和路面;路面底以下(80~150c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称为上路堤,以下部分称下路堤。93区下路堤94区上路堤0.7m96区下路床0.5

2、m96区上路床0.3m路面结构层0.70m90区原地基处理1.2路基的特点路基建筑在土石地基上并以土石为建筑材料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路基同时受静荷载和动荷载的作用路堤、路堑,还是不填不挖路基,都可因外荷载作用而引起土中原有应力平衡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路基设计的依据,所以应充分掌握外荷载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由此而引起的路基内的应力、应变及土体稳定问题。在工程设计中,如何取得正确反映土石工程性质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如何建立表达土石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本构模型,已成为路基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认识和克服自然灾害,是路基工作的重要内容。动荷载是造成基床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土体作用下的变形

3、、稳定问题,必须了解土的动力性质,包括土的动强度和液化、动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模式、土的震陷等。实例路堤填筑后沉降变形6Staticporewaterpressure(静孔隙水压力)Excessporewaterpressure(超孔隙水压力)Earthdam(土堤)Initialcondition(初始状况)Loading(荷载)attime=0Loading(荷载)attime=T沉降二、路基的基本要求设计中必须使路基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地质不良地段,路基施工加剧了原来的不平衡状态,如:在挖方地段。必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排水、支撑与加固等,确保路基的整

4、体稳定性。2、应有足够的强度只有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使荷载应力下不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3、应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对于土质路基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情况下,强度不致显著地降低。三、路基用土1、路基用土的选择路基用土应选择强度高、水稳性好、易压实的土做填料,同时考虑土的来源和经济性。①不易风化的石块:最好的填料。但在自重和行车荷载作用下石块易松动位移产生沉陷变形。②碎(砾)石土:很好的填料。若细粒土含量多,则透水性和水稳性就不好。③砂土:粘性小,易于松散,抗冲刷和风蚀能力弱。改善方法:掺加些粘性土,或边坡表面加固,以提高路基稳固性。④砂性土:填筑路堤的良

5、好材料。⑤粉性土:含粉粒多,毛细现象严重,干时易被风蚀,浸水后很快被湿透,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常引起冻胀和翻浆,水饱和时有震动液化问题,因而是稳定性差的填料。工程措施:掺配其他材料,并加强排水与隔离等措施。⑥粘性土:透水性小,干燥时坚硬而不易挖掘,浸水后强度下降较多,胀缩性大,施工时不能过干或过湿。工程措施:充分压实和良好的排水设计。⑦重粘土:几乎不透水,粘结力特强,干时难以挖掘,湿时膨胀性和塑性都很大。不宜用来填筑路堤。⑧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如泥灰岩、硅藻岩等),浸水底易崩解,强度显著降低,变形量大。不宜用作路堤填料。泥炭、腐殖土及易溶盐含量超过容许限度的土,均不宜用作堤填料。粉煤灰、

6、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料,属于矿质材料也可作为路基填料使用。四、路基的干温类型1、路基的湿度来源外界因素变化影响路基湿度。大气降水和蒸发:地面水:地下水:2、路基干类型的划分(1)自然区划原因:…...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同一区划内,在同一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如北方春融时期有翻浆病害;南方在雨季,有冲刷、水毁等病害。2)地表气候区域分异性:地带性沿纬度起作用,而非地带性因素沿垂直方向起作用。如青藏高原的地理纬度并不高,但考虑到海拔高程这一非地带性分异,分一区。3)自然气候要素既综合又有主导作用:递变的自然气候中有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如道路冻害是水和低温综合的结果,南方没有严

7、寒的气候,虽有水而不会有冻害,说明温度起主导作用;北方地区都有负温度作用,但西北干旱区的冻害轻于东北潮温区,说明水起主导作用。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自然区:以大范围内的热量和冰冻作用对公路的影响为标准,采用温度为主要指标,并考虑黄土高原和表藏高原的特殊性,分为七个一级区。如:I区—北部多年冻土区,Ⅱ区—东部湿润季冻区。二级自然区:以气候和地形为主导因素,采用潮湿系数(即年降雨量与蒸发量之比)为主要指标,分为33个二级区19个副区。三级自然区:由各地根据气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