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33514
大小:89.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4
《结构设计之-事不过三.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构设计之-事不过三剑河第一帅nakeeb“事不过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实结构设计中就有许多“事不过三”的事情,这体现了大自然的规律,是一种宇宙智慧,放之永恒,可以用这种智慧处理很多领域的问题。所以在结构设计上我们不需要拘泥于结构方法或技巧,而是要发现更高层次的智慧,这将有助于我们用概念设计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似是而非”的精确建模计算无法自拔。案例一:无穷大是多大?在同一体系中(结构样式相同),荷载比例是如何分配的?与什么因素有直接关系?下面看一个例子:一刚架受到一水平荷载作用,可以把荷载分为正对称和反对称两种情况,在正对称时,只有横梁受到压力,其余杆件没有受力,已达到平
2、衡状态,即只需求出反对称作用下弯矩即可。采用力法,基本体系如左图,弯矩和轴力都是正对称的应为0,只有剪力X1存在,荷载和单位力作用下各自弯矩图如右侧。6/6刚架的弯矩图如下(a)所示:(1)当横梁比立柱I小很多时,即K很小时,弯矩图如(b)所示,此时柱顶弯矩趋于0;(2)当横梁比立柱I大很多时,即K很大时,弯矩图如(d)所示,此时弯矩零点趋于柱中点;(3)当k=3时,零点位置与柱中点已很接近,如(c),故当k=3时,可认为横梁刚度无穷大。可见无穷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这里推出线刚度比6/6大于3即可,若柱与梁截面相同,则只需H/L>3,即长度比>3则认为在这一体系中,横梁的刚
3、度无穷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和“三”扯上了一丢丢关系。应用案例:现浇楼板等具有较大面内刚度,实际计算时常常取刚度无穷大以简化计算。案例二: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区别?四边简支的板什么时候按单向板计算?什么时候按双向板计算?《混规》中的规定是怎么来的?设一块四边简支板,满布均面荷载为q,尺寸如下图所示,图中绿色虚线为变形示意线。先来分析一下变形条件:均布荷载q由短跨a和长跨b共同承担,可设为q=qa+qb,且最低点挠度应相同,取单位宽度按简支梁计算,由材料力学可知,可见各方向分配的荷载与跨度比例相关,以下为计算表格。跨度a跨度bqa/qb短跨分配比例11150.00%11.55.0683.51%
4、121694.12%138198.78%1425699.61%6/61562599.84%16129699.92%17240199.96%18409699.98%19656199.98%1101000099.99%由以上表格可见,当跨度比为2时,短跨荷载分配已达94%,占了绝大部分,跨度比为3时,占比约99%,基本与单向传力无区别;在共同作用下(长跨与短跨),当跨度比大于3时,荷载分配变化区间只有1%,趋于常量。刚才是以均布荷载演算,下面设板正中作用一集中荷载F,同样分配为F=Fa+Fb,且最低点挠度应相同,取单位宽度按简支梁计算,由材料力学可知,同样列表格计算如下:跨度a跨度bFa/
5、Fb荷载分配比例11150.00%11.53.37577.14%12888.89%132796.43%146498.46%1512599.21%1621699.54%1734399.71%1851299.81%1972999.86%110100099.90%可见,跨度比大于3时,力的传递路径可以近似认为是单向传递的,我们分析板结构特性时,应该看到板各向厚度相同(抗弯刚度相同Et3/12),最后的指标简化为跨度比值,与案例一相比较,截面EI相同时也简化为跨度的比值。6/6案例三:弹簧刚度多大可被认为无穷大?如下图简支杆受压,当弹簧刚度时,失稳形式与k=0简支梁失稳形式相同,如(a)。当弹
6、簧刚度时,失稳形式与k=连续杆失稳形式相同,如(b)。这个体系的刚度需要好好说明:对于简支梁,跨中的横向位移由弯曲变形实现的,弯曲刚度也即跨中横向刚度(可想象为一弹簧)为,时出现失稳形式的改变,由上式可知,限制刚度(k)只要大于位移刚度(k0,用梁弯曲刚度等效)3倍,其变形模式与计算长度为L/2的两跨连续梁无异,再次与“三”扯上了关系。增加约束相当于减少了计算跨度,增大承载能力,限制刚度(k)6/6比大于3,而承载力可提高4倍(跨度减半),可见效果显著。具体应用案例:满堂支架采用纵、横向支杆连接并设剪刀撑时,侧向支承刚度远大于受弯刚度,受压局部失稳承载力大幅提高。由以上三个案例可得到以
7、下有益的思路:1、结构体系做为一个整体,受力及路径分配是以各构件相对刚度比来确定的,可以采用增加或减少某些构件刚度的方法实现重新分配受力的目的。2、适当改变某些构件的刚度就可以实现较大的受力改变,以上案例中,刚度比大于3,就可认为其刚度无穷大。最后再强调一遍:刚度无穷大远远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它的数值恰恰与中国古代智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等暗自契合。过了“三”就由量变产生了质变。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