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32129
大小:129.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4
《路基路面实验报告(重击和承载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重型击实实验一、试验的目的:用重型击实法,测定土的含水量与质量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二、实验仪器设备:重锤型击实仪、台称、铝盒、喷水设备、盛土器、推土器等。三、实验操作步骤:(1)将击实仪放在坚实地面上,取制备好的试样(含水率为4%)倒入筒内,由于土的数量有限,所以装1/3桶的土,并用圆木板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实次数98次进行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铅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面。(2)用尺子量出击实后试样的高度,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3)根据公式求出干密度、含
2、水率(4)按(1)~(3)步骤进行其它不同含水量试样的击实试验。四、实验数据计算及制图:1、按下面公式计算击实后的干密度(计算至0.01g/cm3):ω——含水量(%)。2、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坐标、横坐标分别对应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五、实验数据处理:击实实验试验次数12345筒+土质量(kg)1.6151.971.7251.7651.695筒质量(kg)0.4650.4650.4650.4650.465湿土质量(kg)1.21.611
3、.3851.471.43湿密度(g/cm3)1.8892.0162.3852.252.252干密度(g/cm3)1.7411.8122.0871.9131.862含水率(%)8.5211.25614.31717.620.91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二)承载板地基检测一、试验的目的:在土基表面,用承载板采用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相应的回弹变形值,通过计算确定土基回弹模量,作为路面设计的参数。二、实验原理及模型:理想弹簧用于模拟普弹形变,其力学性质符合虎克(Hooke)定律,应变达到平衡的时
4、间很短,可以认为应力与应变和时间无关:σ=Eε其中σ为应力;E为弹簧的模量。理想粘壶用于模拟粘性形变,其应变对应于充满粘度为η的液体的圆筒同活塞的相对运动,可用牛顿流动定律描述其应力应变关系:将弹簧和粘壶串联或并联起来可以表征粘弹体的应力松弛或蠕变过程。应力松弛:就是在固定的温度和形变下,聚合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在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例如橡胶松紧带开始使用时感觉比较紧,用过一段时间后越来越松。也就是说,实现同样的形变量,所需的力越来越少。未交联的橡胶应力松弛较快,而且应力能
5、完全松弛到零,但交联的橡胶,不能完全松弛到零。松弛时间(relaxationtime):黏弹性材料作松弛试验时,应力从初始值降至1/e(=0.368)倍所需的时间。即指物体受力变形,外力解除后材料恢复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蠕变:就是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恒定外力下,材料形变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现象。蠕变包括三种形变:普弹形变、高弹形变和粘流。Maxwell模型:串联模型当模型(a)受到了一个外力时,弹簧瞬时发生形变,而粘壶由于粘液阻碍跟不上作用速度而暂时保持原状(b)。若此时把模型的两端固定,即模拟应力松弛中应
6、变ε固定的情况,则接着发生的现象是,粘壶受弹簧回缩力的作用,克服粘滞阻力而慢慢移开,因而也就把伸长的弹簧慢慢放松,直至弹簧完全恢复原形,总应力下降为零,而总应变仍保持不变(c)。上式对t积分得一、实验仪器:BZZ-60标准轴测试;刚性承载板一块;弯沉仪二台;油压千斤顶一台;加劲工字钢梁;一、实验步骤(1)荷载装载;(2)绑扎加劲工字梁,量测加劲梁与后轴的距离(80cm);(3)标定千斤顶(油压表读数与荷载关系曲线);(4)检查弯沉仪与百分表的灵敏度;(5)准备附属的仪具与材料。二、实验数据及处理:承载板
7、变形承载板组序1应变12应变2应变平均值高(mm)44初始值(0.01mm)140866816274长(cm)3010s值(0.01mm)226743长(cm)28211819.52min值(0.01mm)247761面积(cm2)840承载板所加荷载(kg)33.015将表上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得:(三)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能更加清晰明了课本上的知识,加深了在路基路面日常施工中常用的两种标准测量方法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在进行重型击实实验时,取土量不能过少,否则在加水拌合和击实过程中粘带
8、的泥土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而在含水量达到13%到18%左右时,土样黏性加大,无法击实出平整的平面以供测量,所以要多点多次测量土样高度,以提高精度。而进行承载板地基检测时,加载要缓慢,以减小实验误差;而读数则要快速,以免蠕变过程已经开始,增大了测量误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