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扭转试验.docx

钢筋扭转试验.docx

ID:59331648

大小:33.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04

钢筋扭转试验.docx_第1页
钢筋扭转试验.docx_第2页
钢筋扭转试验.docx_第3页
钢筋扭转试验.docx_第4页
钢筋扭转试验.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扭转试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扭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的构造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2.确定低碳钢(铸铁)试样的直径d、扭转截面系数Wp,低碳钢试样在不同扭矩T下的最大剪应力τ。3.观察不同材料的试样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现象。二.实验设备及工具扭转试验机,游标卡尺、扳手。三.试验原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低碳钢的剪切流动极限和强度极限的计算公式中应该乘一系数3/4。原因是这样:圆周扭转在弹性范围内剪应力分布如图a所示,对于塑性材料,当扭矩增大到一定数值后,试样表面应力先达到流动极限,并逐渐向内扩展,形成环形塑性区,如图b所示。若扭矩逐渐增大,塑性区也不断扩大。

2、当扭矩达到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都近似达到如图c所示,在这种剪应力分布下,流动时剪应力公式为。在扭矩继续增加时,试样继续变形,材料进一步强化,当试样扭断时,整个横截面上的剪应力都达到,此时最大扭矩为,因此剪切强度极限和流动极限一样,近似地.由于铸铁是脆性材料,应力在横截面上从开始受力直至破坏都保持为线性分布,当试样边缘上的剪应力达到时,此时最大扭矩为,故仍有弹性阶段的应力公式计算强度极限。四.实验步骤1.a低碳钢实验(青山试验机)(1)量直径: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

3、径。。(2)安装试样: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控制器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夹紧试样。(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峰值、切应变1、切应变2、夹头间转角、时间的零点;根据你所安装试样的材料,在“实验方案读取”中选择“教学低碳钢试验”,并点击“加载”而确定;用键盘输入实验编号,回车确定(按Enter键);鼠标点“开始测试”键,给试样施加扭矩;在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屈服扭矩的变化,记录屈服扭矩的下限值,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

4、“终止测试”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4)试样断裂后,从峰值中读取最大扭矩。从夹头上取下试样。(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2.a铸铁实验(青山试验机)(1)量直径: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2)安装试样: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控制器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夹紧试样。(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

5、峰值、切应变1、切应变2、夹头间转角、时间的零点;根据你所安装试样的材料,在“实验方案读取”中选择“教学铸铁试验”,并点击“加载”而确定;用键盘输入实验编号,回车确定(按Enter键);鼠标点“开始测试”键,给试样施加扭矩;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终止测试”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4)试样断裂后,从夹头上取下试样,读取峰值表中最大扭矩。(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五.实验记录试样低碳钢(铸铁)直径(第1次)直径(第2次)直径(第3次)平均直径扭转截面系数Wp=破坏形状六.数据处理G=80Gpa,φˊ为单位长度扭转角。Ip为截面惯性矩。T(N·m)τ(Mpa)

6、φˊ(rad)Ip101520七.实验结论八.预习思考题1.为什么扭转试样两端较粗,中间较细?中间和两端采用光滑曲线过度,而不是直角连接?2.在计算低碳钢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公式中为什么会出现3/4,而不是其他系数呢?3.如果扭转试样是屈服失效,请用最大剪应力理论分析一下,试样可能的断口形状。4.如果扭转试样是断裂失效,请用最大正应力理论分析一下,试样可能的断口形状。5.安装扭转试样为什么要“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6.低碳钢试样在扭转时的变形要经历哪3个阶段?九.分析思考题1.扭转实验中你是怎样测量试样直径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2.两种试样的断口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

7、怎样解释这种结果?3.铸铁试样扭转破坏断口的倾斜方向与施加扭矩的方向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4.通过你已经做过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请总结一下低碳钢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的大小关系。同样地,请总结一下铸铁的抗拉、抗压、抗剪性能。5.结合你已经做过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请分析低碳钢的载荷-变形曲线有什么共同点。6.对于本次实验,你有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