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27061
大小:4.7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9-20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土地潜力评价《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土地潜力是土地用于一定方式或在使用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利用潜力第一节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力的评价,即评价土地所具有的生物或经济潜在产量。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光合生产潜力YRPP=f(Q)Q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温生产潜力YTPP=YRPP*f(T)f(T)为温度订正函数温度气候生产潜力YCPP=YTPP*f(W)f(W)为水分订正函数降水土地生产潜
2、力YLPP=YCPP*f(S)f(S)土壤管理订正函数土地因子RPP:RadiationproductionpotentialTPP:ThermalproductionpotentialCPP:ClimaticproductionpotentialLPP:Landproductionpotential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1.光合生产潜力Pr=0.92Q(黄秉维模式)Pr为光合潜力(kg/hm2),Q为太阳总辐射(卡/cm2)Pr=Q×0.47×0.95×0.9×0.935×8.64×0.1×0.75÷0.92÷0.85×3=Q×0.9
3、2(kg/hm2)Pr=Q×0.47×0.95×0.9×0.935×8.64×0.1×0.75÷0.92÷0.85×3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5%的太阳光投射到地上投射到植物上的可见光10%落在非光合器官上投射到光合器官上的可见光6.5%被反射每卡的量子数为8.64微爱因斯坦光合作用形成的碳水化合物25%被氧化为CO2合成1微克分子碳水化合物要10微爱因斯坦光量子植物质中含8%无机养分植物质中含水量15%?1cm2=10-8hm2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2.光温生产潜力Pt=Pr×FtPr为光合潜力,Ft为温度订正函数(1)Ft=n/365
4、(孙惠南)(2)0.027T-0.162T∈﹝6℃,21℃)0.086T-1.41T∈﹝21℃,28℃)1T∈﹝28℃,32℃)-0.083T+3.67T∈﹝32℃,44℃)(李世奎)Ft=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2.光温生产潜力(3)Miami(迈阿密)模型YT=3000/(1+e1.315-0.119T)YR=3000·(1-e-0.000664R)YT为根据气温得到的生产潜力(g/m2·年)YR为根据降水得到的生产潜力(g/m2·年)T为年平均气温(℃)R为年平均降水量(mm)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3.气候生产潜力Pw=P
5、t×FwPt为光温潜力,Fw为水分订正函数Fw=降水/蒸发力实际比值(降水﹤蒸发力)=1(降水-蒸发力﹤径流深度)﹤1(降水﹥蒸发力+径流深度)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PL=Pw×FLPw为气候潜力,FL为土地订正函数0.290.430.570.721.0生产力指数以砂砾为主含砾质土粘土砂土偏砂偏粘壤土壤质(1)土壤质地与生产力的关系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2)土层厚度与产量的关系exp(-0.025×Z)Z﹤150cmY=1Z≥150cm(3)土壤含盐量与产量的关系1-0.071(Sa-6)Sa
6、﹥6Y=1Sa≤61.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土层肥力与产量模型2.089N+2.4656P-0.00363N·PY=(N,P﹥0)0(N=0orP=0)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2.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NIP=H×D×P×T×or×O×A×MSIP为土壤生产力指数H土壤水分,D排水状况,P有效土层厚度,T土壤结构,N盐基饱和度,S可溶盐含量,O有机质含量,A粘土矿物特性,M矿物质储量小结机理模型与统计模型的结合农业生产布局的基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管理的依据研究意义区域粮食安全的衡量依据揭示充分利用土地
7、的途径农业区划与区域农业发展小知识耕地复种指数农业区划与区域农业发展小知识小知识气候变化对生产潜力的影响小知识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应的变化,必要的适应性调整和适应能力土地人口承载力小知识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土地人口承载力人口土地食物土地生产力人类需求量人口量小知识土地人口承载力高投入中投入低投入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人口生活水平生产水平**年**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小知识土地人口承载力结论1:中国在低投入水平下,土地可承载11~11.9亿人;在中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3.9~14.8亿人;在高
8、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4.9~18.9亿人。结论2:按照人均粮食600kg、550kg、500kg的标准,在实现粮食最大可能生产量以后,我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