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ID:5932616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9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1页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2页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3页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4页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仔猪水肿病常见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文章摘要】仔猪水肿病最早发现于欧洲,是由定植于仔猪小肠的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及早确诊本病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找出一些适用于本病的疫苗,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仔猪水肿病;原因;综合性防治;研究1流行病学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

2、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5%以上,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4天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92发病原因2.1断奶应激反映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肠胃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有所下降。从而使消化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失去平衡,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比例增加引起腹泻。而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的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从而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

3、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2.2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2.3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2.4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9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E和硒在机

4、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2.5饲养条件初生仔猪的生活是有规律的,如果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或饲养方式,会使仔猪肠道微生物群发生平衡失调,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如:断奶前后,生喂料突然改为熟喂料或熟喂料突然改为生喂料。不定时定量,忽饱忽饥,偶尔喂一顿酸食或喝一顿凉水等。2.6其他因素其它诱因如过早断奶、环境改变、疫苗接种、气候突变、运输、

5、冷热刺激等应激原刺激仔猪机体也能使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就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系失调。也就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3临床症状3.1急性型9突然发病,有的甚至在采食中突然倒地,倒地后口鼻流出白沫,四肢乱划并伴有呼吸困难和肌肉抽搐,此时如扶立,则站立不稳,迅速倒地。常尖叫几声而死,病程1-2小时,常来不及治疗。3.2亚急性型仔猪皮毛脏乱、粘腻。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不食,病猪体温一般正常,也有个别体温升高到40.5-41.5℃,眼结膜潮红肿胀,眼睑浮肿或水肿,严重者可发展到颜面、颈部和腹部皮下水肿。病猪开始时步态不稳,呼吸困难,不久出现兴奋不安,反

6、应过敏,触之尖叫,叫声嘶哑。盲目行走或转圈或跳跃前进。共济失调,肌肉震颤,口吐白沫。倒地后四肢乱划,或两前肢跪地爬行,逐渐发生后躯麻痹,卧地不起,呈昏迷状。病程1-2天。3.3慢性型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萎顿,喜饮水,常腹泻或便秘。呼吸困难,卧地不起,发出呻吟声,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5-7天。4病理变化9急性型和慢性型基本相似。主要剖检病变是胃壁浆液性水肿,尤以胃大弯、贲门部水肿严峻,水肿切面流出无色渗出液,胃内常充盈食品,黏膜潮红,有时胃底部弥漫性出血;胃底区黏膜下有厚层的透明有时带血的胶冻样水肿物浸润,使黏膜层和肌层分离,水肿层有时可达1-3cm厚,严峻的可波及到贲门区和幽门区,但轻

7、症病例则呈局部性水肿,需在多处切开胃壁才能发现。小肠黏膜水肿,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大肠系膜水肿,结肠系膜、直肠壁显著水肿;结肠袢的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布满于肠袢间隙。腹腔常见有儿束纤维蛋白,结肠散在多量红色雀斑,小肠血管充血。脾脏稍肿大,有时可见脑膜水肿,脑干部有两侧对称的软化灶。其它组织未见明显病变。5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培养及检测无菌操作取濒死患猪小肠黏膜和有病变的肠淋巴结,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h后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