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258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企业现金流量内部控制途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现金流量内部控制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020-01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一、优化现金流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应在内部营造适宜的控制环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现金流量控制的有效保证,这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协调,建立一套个人和部门的权责机制,来明确营销成本费用支出、收款、授权支付、支付款项、银行账户与账户间资金转移、安排超额支取信用与贷款、现金盈余投资、外币交易等事项的权力
2、和责任。二、加强对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各种风险的评估和预测1.有相对高度集中的财务预警权作为保障6现金流量控制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主要是由企业财务负责人负责,要与生产、营销经理密切配合;为满足现金流量控制的要求,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达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在建立现金流量控制的组织机构时要考虑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管理体制等因素。企业规模的扩大总是与一定程度的分权管理相联系,但是企业决不能忽视经营管理权限过分的分散,特别是资金管理权,可能带来局部与整体的目标和利益上的不一致,分部拥有较大的理财自主权限,往往要到其财务活动结束后有关信息才传至总部,这极易导致因监控乏力,而带来全
3、企业财务失控的局面。因此,经营越是放权就越需要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2.建立现金流预警系统现金流预警系统的作用在于当企业现金流偏离正常状态时,报告企业可能面临的现金流危机,通过分析造成该种状态的原因,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该预警系统在依托现有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对现金流的监测功能。比如:在现有的风险管理机构内部增设专门或兼职的现金流的分析管理人员,在会计信息系统或其他内部报告系统中增加反映现金流方面的信息,加强对现金流的分析,形成专门的现金流分析报告等。预警系统一般包括专门的机构或人员、预警指标体系、相关的现金流信息及传递、指标的分析处理等。三、规范和完善现金流的各种控
4、制活动1.现金预算的编制目前最流行的现金预算编制的方法就是现金收支法,它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包括:预算期内现金收入总额、预算期内现金支出总额以及对现金不足或多余确定之后的处理。6预算期现金收入主要指销售收入,还有一少部分的其他收入。所以预算期现金收入的预期数据主要来自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是现金收支预测中最为关键的预测。销售收入的多少依赖于许多因素,所以,对销售额预测常常误差很大。具体说,对销售额的预测取决于三个因素的预测:销售产品的数量,单位产品的平均价格,支付货款的平均延迟时间(赊销时间的长度)。2.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2.1现金流入、流出的授权审批。2.2
5、现金流入、流出的不相容职务分离。2.3现金流入、流出的文件记录。2.4现金流入、流出的独立检查。3.现金资产的控制3.1接触性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出纳员才有资格接触和管理现金资产。3.2相关职务的分离。管理库存现金的出纳员不得同时负责有关现金账和往来账的登记工作,负责银行存款管理的人员不得负责登记银行账和往来账,负责支票、汇票保管和填写的人员不得同时负责有关印章的保管和支票、汇票的签发,负责银行存款管理的人员不得负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等。4.资金的集中控制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内6部银行或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方式,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有利于集中企业内部的资金优势,有利于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资金调剂;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所有重大收入和支出均集中于企业的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有利于对资金实行统一的监管。四、强化对现金流的监控1.内部审计部门职责的拓展按照对现金流的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现有的审计部门的职能必须进行必要的转变,从单纯的事后监督,查错防弊,变为对整个现金流的流入、流出以及现金资产控制的全过程的监督,并评价整个现金流控制活动有效性。把可能的不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同时,这种对现金流内部控制的监控也包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是否有效做出评价,在外部环境和有关条件发生变化后,能够根据客观
7、变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具体意见。2.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6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客观外部环境和内部的自身条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应当随着相关环境和相关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本身是否健全、完善也负有监督和评价的任务。企业在制定实施有关内部控制系统之前,应当先由企业审计部门对其合理性、合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同时在内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企业的审计部门也应当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测试及评价,并提出对其进行完善、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