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

ID:59317286

大小:1.4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9-20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_第1页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_第2页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_第3页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_第4页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等压线图的判读]考纲展示热点透视大气的受热过程。从考查内容看,等温线图的判读、势力环流的形成和等压线图的判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大气的受热过程___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1.大气的热源量来源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____和_____。3.受热过程(1)大部分_____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被加热,并以_____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最重要的方式是。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

2、纬度间的_____差异。2.热力环流是由地面_____引起的大气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_____。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答:一、1.太阳辐射能地面2.吸收反射3.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辐射热交换二、1.温度2.冷热不均三、1.水平气压梯度力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压线低压平行成一夹角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2.应用(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

3、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例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

4、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1.2-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第(1)题,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个方面来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第(2)题,熟悉大棚利用温室效应的

5、原理,但也要注意其与温室效应的区别。(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1.2-1-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C(2)B[第(1)题,由图示可知,甲、乙两地的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丙地小于1800。第(2)题,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下垫面性质影响其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的幅度,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也强。

6、](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越强1.热力环流的形成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来表示同一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1.判读(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

7、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2)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C>PD,PB>PA。(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2.应用(1)判断气压高低:如图1.2-1-9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