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doc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doc

ID:59301501

大小:6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doc_第1页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联系和区别中国最早出现“民本”思想是在《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其中写道,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维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史书最早记载民(老百姓)是立国之本的思想。从此,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政治信念。现代提出“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民为本”,说明我们对“人”的理解更为深刻在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民”是相对“君”和“官”而言的。而“以人为本

2、”的“人”是集体名词,是与物相对应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存在的“人”是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创造着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样的人是由所有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社会有机系统,是个人、群体和的有类的有机统一。在当代中国,“人”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其中,人民是“人”的核心,是由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结合而成的最大群体。可见“人”的内涵和外延都达到和超过了“民”,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以民为本”远远没有达到“以人为本”的高

3、度和境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积极的方面,它包含着合理的内核,承认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要力量,人民利益是根本的。但“民本”思想也受到其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纵观历史,历代的民本思想,都是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目的是巩固皇权统治。尽管在个别思想家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和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但由于缺乏先进生产方式的土壤,“以民为本”的思想始终没有走出封建意识形态的思想范畴。今天,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注入了新的内涵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

4、科学概念。党中央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执政兴国的基本理念,这表明,我们治国理政必须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关注民生,必须对社会全体成员负责。人类历史的全部事实证明,人的本质是构成社会关系,不断地劳动和创造。由个人组成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人民是人类文明和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同时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表现了人又是发展的客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对象和目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它确定

5、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表明,党主张在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时,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都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展成果理所当然由全体人民共享,并最终惠及社会全体成员。而将这一“人”作为发展主体,和目标的理念,都是“以民为本”所不能涵盖的。建筑二班欧阳尚虎2015.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