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9830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6
《提高公司板材利用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公司板材利用率(会议稿)一、影响板材利用率的因素1、产品的特殊性杆塔产品是典型的订单式产品,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较多,产品也是按客户合同的要求设计出图,虽然有时也有小批量的相同的塔型,但整体来看塔型的变数还是很大的。由于产品很难做到标准化,独杆塔的杆体在板材消耗中占主要部分,由于客户的要求不同,口径不能统一,原材料库中的板材规格通常只有一种宽度,加工时板材利用率不能控制。2、原材料尺寸与开料尺寸的匹配性通过对以往生产的杆塔杆体图纸进行分析,其锥比在1.2%~2%之间,杆体展开后的梯形板,按梯形板的大端跟板宽相等来考虑,在这中非常理想的材料利用的情况下,其综合起来
2、下料后原材料的剩余量任占16%左右。这样算下来,我们板材的最好的利用率就在84%左右。余料在不断的生产中只会越积越多,因此,我们必须探讨一个好的余料处理方法。3、剩余料的管理水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剩余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剩余料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的利用,就会造成余料越积越多,严重影响材料的整体利用率,无形中就造成成本的增加。余料管理得好,能够合理充分的再次利用,原材料的利用率也会提高。4、对余料利用的观念及责任心余料既然是不可避免的产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中及时的利用掉。如果对余料利用的责任心不强,没有优先利用余料的观念,就会造成余料永远积压。二、提高板材
3、利用率的途径1、设计时充分考虑库存原材料的尺寸在产品设计中,在保证质量和客户要求的前提下,简化产品结构,尽量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产品设计时参考库存原材料的尺寸,结合库存原材料设计出适合原材料最佳利用率的产品尺寸,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余料。如果我们从产品设计开始,有效的考虑材料的利用率,其带来的效益是生产过程中的长期性效益,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源头。从设计开始考虑材料的利用,也会省去后期在加工时再来为材料利用所做的工作,节省了生产时间,省去了生产中为节约材料所做的协调工作。2、综合套裁,优先利用余料生产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多个订单同规格的板材进行综
4、合套裁,集中下料。通过数控下料设备,板材原材料上来后,将产品同时需加工的附件用料,见缝插针合理的规划在主要下料对象外的余料上,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边角余料。产品制造过程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余料和废料也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为了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目的,生产单位在领用材料时要本着“能用余料用余料”的原则,尽可能的多用余料。利用余料时要做到“大料大用,小料小用”,避免“大料小用”,以减少废料的产生。下料员应选用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老工人,不要随意更换下料人员,防止出现下料出错造成废料。1、加强采购板材原材料尺寸的要求板材采购时,生产部门应经过核算归纳出适合于
5、生产的利用率最好的板材宽度提供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需求,争取板材宽度按定尺或倍尺供货。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个规格的板材能有三种宽度尺寸的备货,供给加工时不同的口径杆体梯形板下料。同时,采购部门提供市场上常用板材供货的尺寸资料给设计部门,作为产品设计时用材的参考。2、安排专职配料员,加强余料的管理配置一个专职的配料员,专门负责余料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专职的配料员,从生产下料开始,根据《材料领料单》选用合适的库存板材指派给下料工人。根据即将产生的余料做好附件用料的合理规划。对产生的余料,按材质、规格、利用的概率等进行分类,建立余料库,建立帐卡进行登记,对
6、使用余料的情况要进行销账。3、改进工艺用于其他产品目前外协的机房底部和框架用料有些是用板折的槽钢或角钢,自制的底座钢构以国标槽钢为主。对于这些,能否改变设计,将上述槽钢用库存余料折成。这想法也许还不成熟,因为目前我们的折弯模具R值为8mm,折成槽钢时折弯的弧度较大,成型可能不太理想,还可能会出现变形等因素。但为了材料利用,今天提出来,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另外,设计时能否有些产品设计成板材零件较小,用量较大的形式,以此来利用板材的剩余料。商务上是否可以接一些桁架结构之类的“板材零件较小,用量较大”产品。4、变卖处理对于长期不能利用的余料,应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分析评判余
7、料存放的期限,并加以限定,经领导批准,可对超过期限、库存较大、后续加工消耗有限的余料进行变卖处理,以减少公司资金的压力。余料处理可以采用网上销售的方式,成立余料网上超市,对本企业不能利用的余料、废料,尽可能的通过商业网推销给其他企业利用,为公司提高效益。(我们板材的余料用于角钢塔板零件非常好)一、运用制度促进利用率1、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提高钢材利用率是一项全公司性的工作,不仅要生产部门去有效的实施,而且需要设计、工艺、采购、检验等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就应该把这类材料的利用率做为一项考核内容,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由生产、设计、工艺、采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