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doc

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doc

ID:59284618

大小:7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doc_第1页
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                 (肉牛疫病控制功能研究室)近几年,湖北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肉牛产业,农户和企业肉牛养殖生产热情十分高涨,从外地引进了大量的肉牛母牛和架子牛。但自2008年以来,引进的肉牛发生了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牛肺疫”,波及全省70%的市(州),发病率高达50-100%,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达10-50%.肉牛疾病控制研究室在我国首次确定其病原为牛支原体(Mycoplasmabovis),定名该疫病为“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证实了上述结论。在我国,虽然该病在其他地区牛群中的流行情况尚不明确,但据初步了解,除湖北省外,全国多个地区都有类似疫情流行。现提出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作为“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防治时的参考。诊断临床症状新从外地引进肉牛,买回后一周左右发病,也有牛群在买后第二天即发病。病初体温升高,42℃左右,持续3-4天。牛群食欲差。被毛粗糙,消瘦。并牛咳嗽,喘,清晨及半夜咳嗽加剧,有清亮或脓性鼻液。有些牛继发腹泻,粪水样带血。可出现关节炎和角膜炎。所有牛均可发病,但犊牛病情更为严重。病死率各场有差异,可高达50%。病理学变化剖检观察的大体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肺部与胸腔。肺和胸

3、膜轻度粘连,有少量积液;心包积水,液体黄色澄清;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病牛中变现出差异,与病程有关。可能只见肺尖叶及心叶及部分膈叶的局部红色肉变;或同时有化脓灶散在分布,或见肺部广泛有干酪样坏死灶;其他病变不同病例差异较大,与继发或并发的症状有关。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支气管肺炎或坏死性支气管炎。病原分离鉴定该病确诊有赖于牛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牛支原体对环境因素十分敏感,对营养及培养环境的要求高,生长缓慢,样本采集后立即送专业实验室,或在冷藏条件下24小时内送专业实验室检测、分离与鉴定。送检样本为病变肺部组织。如果可能应同时送检抗凝血液、关节液、胸腔或心包积液

4、等。血清学诊断方法可以用ELISA测定血清牛支原体,判断牛群是否感染了牛支原体。其他牛支原体常可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原因子感染,包括泰勒虫及多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等)。治疗“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牛支原体肺炎的基本原则。有牛场证实在牛群引进后立即进行全群治疗,明显降低了发病率与死亡率。早期应用抗生素有一定得效果,牛支原体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类不敏感,因此应选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相应药物。值得提出的是,即便是实验室药敏试验检出的敏感药物,临床治疗效果也很差。除牛支原体耐药性、疾病发展到较晚时期等原

5、因外,还可能与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他病原有关。另外牛为反刍动物,药物内服效果相对较差。推荐药物推荐使用以下抗生素之一进行治疗,严重者还应该配合对症治疗: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泰乐菌素类抗菌药物: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瑞可新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泰妙菌素类抗菌药物:支原净,沃尼妙林氯霉素类:氟苯尼考驱虫药药物:考虑牛泰勒虫感染率高,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加剧寎性,建议使用咪唑苯脲或贝尼尔治疗泰勒虫感染。疫苗尽管牛支原体自首次发现至今已有47年,但相关研究进展发展缓慢,目前国内外均无商业化疫苗用于本病的防治。综合防治措施与注意事项牛支原体肺炎是与运输

6、应激密切相关的一种牛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是随着肉牛的异地育肥生产模式而新出现的疫病。感染牛和羊不感染人。病牛可通过鼻腔分泌物排出牛支原体,健康牛可通过近距离接触感染牛而感染发病。牛一旦感染,可持续带菌而成为其他健康牛的传染源,同时牛群中很难将该病原清除。牛支原体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强,但在无阳光情况下可存活数天,如4℃下可在海绵中或牛奶中存活2个月,或在水中存活2周以上;20℃存活1-2周,或37℃存活1周。粪中可存活37天。常规消毒剂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较差的饲养管理因素与不利环境因素是该病的重要诱因,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对该病的发生起促进作用。环境与管理因素中,运输

7、、通风不良、过度拥挤、天气变化、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牛群引进管理:尽量减少远距离运输,不从疫区引牛。犊牛在运输前做好调适工作,至少在运输前30天断奶,并使其适应粗饲料和精饲料喂养。运输前还要做好口蹄疫等规定疫病的预防接种,做好牛结核、牛支原体感染等相关疫病的检疫检测,并对泰勒虫感染进行治疗,确保引进牛的健康。引进牛应隔离观察30-45天,确保健康后方可并群。“自繁自养”原则:在有条件下进行“自繁自养”是控制该病流行的较好办法。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牛群密度适当,避免过度拥挤。不同牛龄及不同来源的牛尽量分开饲养。适当补充精料与维生素和

8、矿物元素,保证日粮的全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