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76157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7
《幼儿园就餐管理制度62534说课讲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就餐管理制度为营造有序的就餐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安全、快乐地进餐,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特制定餐厅就餐管理制度,具体如下。一、用餐时间1、幼儿用餐时间:早餐8:20——8:50午餐11:10——11:40晚餐16:20——16:502、教师用餐时间:午餐:当日值班教师11:40——12:00非值班教师12:00——12:20晚餐:所有订餐教师18:00——18:203、后勤用餐时间:午餐11:40——12:00晚餐:18:00——18:20门卫、保安实行替换用餐,确保大门口有人值班,坚决不因就餐空岗。二、教师职责1、幼儿就餐环节中,教师应始终
2、有序组织学生按照指定的位置就坐,无哭闹、不洒饭、饭后桌椅面的清洁。3、幼儿的就餐活动应控制到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特别关注迟到幼儿的动态,做好热情迎接及随时就餐准备。4、就餐中不允许学生走入过道盛舀饭菜,以防烫伤或摔倒发生意外。5、用餐后由当日负责整理餐具的教师同时整理桌椅,并有序归位。6、小、中班幼儿就餐中会有频繁的入厕现象,要求每位幼儿入厕时务必由1位教师负责跟随看护,杜绝幼儿独自离开;大班、学前班教师可根据本班孩子身体发育特点引领至卫生间统一入厕。7、教师应引导告知幼儿就餐时餐点切勿脱离餐具放于桌上,以防细菌沾染影响身体健康。8、教师盛饭时确保饭菜装入容
3、器的2/3即可,杜绝盛饭过满或食物过分累积,欠佳优雅。9、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进餐状态,及时为学生提供进餐协助和服务。10、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由班主任在班内带领孩子做感恩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1、各班饭菜必须由班级教师搬运,不允许学生运菜。12、餐后由各班自己将干净食物、剩菜、碗勺分别盛放在相应容器内交回厨房,消洗间由厨房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后再进入保洁间。三、三童就餐环节中保控制到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特别关注未到校学
4、 健医生职责1、保健医生需每日提示早晨迟到的幼儿家长,为了孩子的进餐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不迟到。2、细致查看饭菜质量,调查幼儿用餐情绪和对饭菜的需求情况,每周六上午汇总整理向办公室汇报。3、严格督察厨房人员及各班级教师在用餐期间的饮食卫生,如一次性手套的佩戴、头发的整理、学生洗手情况等。4、查看厨房和各班就餐前后的环境整洁状况。四、行政人员职责1、值班中层主任每日在幼儿三餐开餐期间,应全程跟随发现不足,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快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2、根据日常管理考核项目对照发现存在的问题,及
5、时记录,便于整改。3、教研室主任根据工作安排适时关注用餐状况,将发现问题作为教学主题课内容积极实践开展,促进生活与教育的统一结合。4、园领导每周根据事务工作安排进行不定时跟随察看,以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五、厨房人员职责1、厨房人员要确保学生、教职工准时开餐。2、每日按时将儿童餐具送至各班级。3、每日开餐期间,厨房需由指定专人做好餐具的整理、饭菜的取送、剩饭菜的处理及卫生清洁工作。4、每日用餐结束后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洁,要求地面明亮无油污,桌椅干净无油渍,开窗通风无异味,桌椅整齐不杂乱。5、教职工用餐时,厨房服务人员应确保饭菜的保温。
6、6、厨房人员将各班午点提前放于固定位置,教师用餐后随即将午点取走。此外,厨房人员应及时对应订餐表,标明教职工用餐情况,以此作为工资考核项目之一。7、饭菜统一加盖、加膜。六、其他事项1、请定餐教职工务必遵守用餐时间,用餐完毕将餐具及剩饭菜归放于指定位置,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就餐习惯。2、教职工在餐厅就餐,谢绝带走。3、教职工定餐后不用餐,餐费照常支付,不得顺延至下次重复用餐。4、订餐负责人将订餐表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前送交厨师长。5、中途增加订餐需经办公室批准并补写定餐通知方可加餐。6、厨师不得自行安排加餐,如认定私自安排,每位厨师将按每餐10元扣款。
7、7、教职工在生病期间,不参加就餐管理。包头市新北方幼儿园2011年3月18日一年级小学生暑假计划表时间项目内容7:00起床7:00-7:20洗漱打扫卫生扫地,擦家具等,学会做人7:20-7:40吃早饭7:40-8:00休息8:00-8:45第一节课晨读8:45-9:00休息做体操9:00-9:45第二节课学习下册语文和数学9:45-10:30休息户外活动和做体操、喝牛奶10:30-11:15第三节课寒假作业和写日记11:15-12:00自由活动做游戏和看电视12:00-12:30吃午饭12:30-14:30午休14:30-15:15第四节课练字15:15-1
8、5:30休息吃水果15:30-16:15第五节课复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