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

ID:59263958

大小:30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08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1页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2页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3页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4页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6月25日济煤九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九矿煤矿隐蔽性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济煤九矿2014年6月20日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九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济源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济源市煤矿安全生产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主管部门文件精神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总工程师、地测、通风、安全、调度、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并将普查情况编制成《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九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2014年以来,

2、矿领导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安全资金投入,使我矿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但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二、成立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李成全副组长:苗拥军高利波成员:张凯峰郝小保韩东鸣段合胜王和平孟攀攀李志喜吴耀敏郎运动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的

3、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情况(一)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1、地层:矿区范围内除北侧的低山区有基岩出露外,其余全为第四第覆盖,地层由下至上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第四系。(详见克井矿区地层综合柱

4、状图2-2-1)现简述如下:1、寒武系(∈)分布于矿区北部蟒河两侧,主要由寒武系上统三山子组的厚层白云岩、鲕状白云质灰岩及泥质条带状灰岩组成。2、奥陶系(O)地表分布于矿区南北两侧的低山区,矿区内为含煤岩系的基底地层,主要由中统马家沟组(O2m)的中—巨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薄层泥质白云岩组成。厚度为580m。3、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由铝质岩、铝质泥岩组成,具鲕、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含植物化石。属泻湖—海湾相沉积,层位稳定,对比可靠,为井田标志层之一。厚度2.5~16.08m

5、,平均6.41m,与下部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2)上统太原组(C3t)该组下自L1灰岩下部的石英砂岩、上至L8灰岩,总厚47.60~68.0m。主要由石灰岩、泥岩、细—中粒砂岩及煤组成。根据沉积旋回与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岩性段:即下部灰岩段,由L1—L4灰岩组成;中部砂泥岩段和上部灰岩段,由L7—L9灰岩组成。4、二叠系(P)(1)下统山西组(P1s)为一套陆相沉积建造,主要由泥岩、粉砂岩、中粒砂岩及煤组成,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厚度为40~87.50m,为二煤段,其下部的二1煤为本区的可采煤层,与下伏石

6、炭系成整合接触。(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下起于砂锅窑砂岩底界面,上止于田家沟砂岩底界面。由中粗粒砂岩、粉砂岩、含紫斑泥岩及煤组成,厚度293~356.22m。平均308m。含三~六四个煤段,其中五煤段中部的五3煤层局部可采。(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止于平顶山砂岩底界面,由中、组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组成,厚度212.3~242.78m。平均224m。含七、八、九三个煤段。(4)上统石千峰组(P2sh)按其岩性及组合特征,自上而下划分为四段:一段—平顶山砂岩段;二段—细、中粒砂岩夹绿、紫红色泥

7、岩、砂质泥岩;三段—灰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中粒砂岩;四段—灰黄、灰绿、紫红色粉砂岩、细砂岩。5、第四系(Q)由粉质粘土、粉土、砂砾石组成。粉质粘土层中常含钙质结核,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20~55m。2、构造:矿井地层为单斜构造,总体走向东西或近东西,倾向北。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其中上山12采区地层为近水平,倾角为5-8°,下山11采区地层倾角为15-21°。在矿区井田东北有一块无煤带,面积约0.043KM2.断裂构造:矿井北侧边界有一条较大的近东西向的谭庄断层F2。断层走向88

8、度,区内出露长度0.5km,倾向南,倾角70~80度,为井田北部自然边界。地表断层迹象清楚,断距约400m。为一北盘上升,南盘下降的高角度正断层。3、岩浆岩:根据钻孔资料,区内无岩浆岩分布。4、陷落柱:本区域尚未发现陷落柱。(一)采空区普查情况1、矿井采空区普查情况经实际调查访问原九矿总工程师石立义、参考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为我矿编制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报告》和我矿井下多年实际钻探资料,现查明我矿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