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

ID:59252736

大小:1.2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9-22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_第1页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_第2页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_第3页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_第4页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优秀课件《爱莲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莲莲:荷花芙蓉芙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诵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爱莲说周敦颐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他用家乡的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爱莲说》的体裁是说,它是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一种文体。《爱莲说》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2、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蕃fán淤yū颐yí濯zhuó涟lián亵xiè鲜xiǎn逸yì噫yī读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值得繁多只、仅仅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译文: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翻译课文很

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译文: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古名句我表转折: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洗沾染美丽而不端庄。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清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蔓:生枝蔓.枝:长枝节。远:远播益:更加清:清香亭亭:高耸的样子。净:洁净。植:立。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而:却焉:句末语气助词,啊译文: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

4、播,更显清香,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表判断语气谓:认为之:的隐逸:指隐居的人,隐士.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鲜:xiǎn(少)予:yú我宜:应当译文: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闻:听

5、说众:多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内容探究:2、下面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写莲花的?分别表现了莲花的哪些品格?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①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方面体态香气方面风度气质方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长环境体态香

6、气风度气质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益清芳香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亭亭净植清高{{②作者分别描写了莲的哪些品格?高洁纯洁高尚,不慕荣利,不同流合污。(现在多指不愿合群,孤芳自赏。)3、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欢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它是哪一种人的化身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通达事理不攀权附贵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4、文中作者将“菊”“牡丹”“莲

7、”分别比喻象征哪三种人?富贵者君子隐逸者5、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作者写陶渊明“爱菊”有何用意?①因为菊花秋天开放,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象征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作者对“爱菊”并不反对,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少之又少。②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6、文中写牡丹有何用意?牡丹雍容华贵,人们把它看作是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是作者所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衬托正面反

8、面莲:君子7、想一想: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感叹当时与作者一样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人太少了。8、想一想:“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