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

ID:59251862

大小:712.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9-08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_第1页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_第2页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_第3页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_第4页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XXX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计算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工程概况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1、地基岩土层特征1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33、计算参数的选取和复合地基设计33.1、计算参数的选取33.2、各楼栋单元基础参数、CFG桩布置一览表及典型基础验算33.3、复合地基设计74、施工质量检验314.1、工程材料质量检定314.2、工程质量评定314.3、载荷试验311、工程概况1、根据XXX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XXXX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和业主提供的《XXXX项目各户型基础施工图》,本次地基处理范围包括XXXX项目其中的X栋楼

2、:A-37#~A-38#、A-45#、A-51#~A-55#。本工程±0.000详见各建施图;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各楼栋确定采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局部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局部筏板基础)底标高为111.11m~122.22m。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勘察揭示场地为丘陵坡地地貌,拟建建筑物区域地面标高在xx.20~xx.53m之间,最大高差为xx.33m,坡脚最低处高程为xx.10m,拟建建筑占地位置均位于半山坡或山坡上,为沿山坡分阶建设,而且场地填土与原始地面接触面坡角大部分地段岩土地层的层

3、底坡度均大于10%,场地边缘为刚刚新建的边坡重力式毛石挡土墙,新建边坡挡土墙墙后的素填土回填至建筑基础底标高的厚度在4~10m左右,场地现状堆填土为新近的填土,多呈现为松散状态,主要由粘性土、砂、碎石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及风化岩角砾,土质不均匀,具有高压缩性,表明该层土工程性能很较差,总体上场地地基属不均匀地基。本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复杂,拟建场地各楼栋的独立基础(局部筏板)基础主要落在素填土①(Qml)层上,该层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不能满足上部拟建建筑的荷载要求。3、结合我司类似工程

4、的经验,在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合理;所提方案可实施;造价节约;满足工期要求的原则对本工程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论证。决定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对场地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以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fspk≥220kPa。并且要求拟建建筑地基的CFG桩处理的施工必需在建坡挡土墙完成后,且在墙后地基加固范围内的回填土宜进行过适当的压实处理稳定后方能进行。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基岩土层特征整个场地勘探范围内揭露的岩土层有:1、素填土①(Qml)

5、:灰色、灰黄色、灰褐色,稍湿,松散状,局部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砂、碎石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及风化岩角砾,土质不均匀。该层主要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厚度普遍较薄,表层多为耕植土,层厚0.10~3.90m,平均层厚0.58m,具高压缩性。2、粘土②(Qel+dl):黄色、黄褐色,硬塑状为主,局部呈坚硬状。坡残积成因,切面略粗糙,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高,间夹粉质粘土薄层,局部含较多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及少量砂岩碎块。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层顶埋深0.00~3.90m,相应标高为73.87~98.33m,层厚0

6、.60~8.20m,平均厚度为3.00m。液性指数平均值为0.07,压缩系数平均值0.194MPa-1。共作标准贯入试验71段(次),平均实测锤击数N=11.3击,具中压缩性。3、含碎石粘土③(Qel+dl):黄褐色、灰色、灰黄色,硬塑状。以粘性土为主,含角砾,棱角状,粒径一般为2~3cm,含量约占15~30%,局部高达40%,碎石成分为砂岩、硅质岩,冲击后易散,较难取原状岩芯。局部分布于场地中,层顶埋深0.00~8.20m,相应标高为74.72~97.08m,层厚0.50~6.30m,平均厚度为2.2

7、9m。作标准贯入试验24段(次),实测平均锤击数N=13.6击,具中压缩性。4、粉砂岩④(E):灰色,灰黄色,强风化,已风化成碎屑状、碎块状,局部与泥岩、砂质泥岩、硅质岩互层。冲击较难可进,加水回转钻过,岩芯被机械破碎成小碎块状,采取率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层顶埋深为0.60~12.80m,层厚0.70~6.10m,平均厚度为2.19m。作标准贯入试验91段(次),实测平均锤击数N=23.2击。5、粉砂岩⑤(E):紫红、灰白、灰色、灰黑色,强-中风化,与上覆的强风化

8、带呈渐变关系,无明显界线,砂质结构,薄层状,以砂岩、粉砂岩为主,间夹有硅质岩、硅质页岩、泥岩等,或呈互层状分布,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或机械破碎成小碎石状(粒径在1-3mm),岩芯采取率低,无法采取岩样进行抗压试验,作原位测试动力触探试验47段(次),经杆长校正后的平均锤击数N=43.4击,局部反弹较厉害,无法贯入,属极软岩—软岩。本次勘察大部分钻孔揭露到该层,层顶埋深为1.50~13.60m,揭露层厚1.00~10.20m,揭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