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doc

地球表面形态.doc

ID:59248623

大小:8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8

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1页
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使地表高低不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处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是大洋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

2、裂形成地表基本面貌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非洲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落基山脉太平洋-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

3、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构造地貌类型:山、谷、盆地、平原等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一般状况)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成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意义

4、: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隧道在经过褶皱时,应该选择背斜部位。原因:(1)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2)不易积存地下水采石场应选建在背斜部位: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容易开采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水库大坝等大型工程的选址应该避开断层带。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2外力作用与地貌(1)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常见,

5、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位置)、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口位置)、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沉积作用都有沉积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可判断河流的上下游(2)风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如我国西北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根据沙丘两侧坡度可以判断风

6、向:风从缓坡吹向陡坡(3)海浪作用:出现于海岸地带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海积地貌:如沙滩等(1)冰川作用: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寒冷地带冰蚀地貌:冰斗、U型谷、峡湾(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