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干预措施.doc

出生缺陷干预措施.doc

ID:59224948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出生缺陷干预措施.doc_第1页
出生缺陷干预措施.doc_第2页
出生缺陷干预措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出生缺陷干预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出生缺陷干预措施一、出生缺陷的定义出生缺陷(birthdefects),是指胎儿出生前就存在的结构、功能或代谢方面的异常,包括解剖结构畸形、功能不全、生长发育障碍、代谢异常。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出生缺陷,出生缺陷是全球性重要人口健康问题。在中国,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人民币,先天愚型的治疗费用超过20亿元人民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用高达120亿元人民币[1]。出生缺陷给家庭及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我国将“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因此,有效干预出生缺陷,减少缺

2、陷儿的出生,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刻不容缓。二、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占40%;单基因遗传病占7.5%。大约有7000多种;染色体异常占6%;多基因遗传占20%~30%;环境因素占5%~10%;放射线占1%;病毒感染占2%~3%;药物或化学因素占4%~5%;原因不明骑50%。随着环境恶化、工业化进展加大以及新药的不断上市,环境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在发展国家尤为严重,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我国的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始于1986年开始建立的全国出生缺陷医院检测系统。到目前为止,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出生缺陷的干预尤为重要。

3、三、出生缺陷监测方法1、医院监测系统是对一个或更多医院内出生的婴儿进行监测,而与孕妇居住地无关。医院监测;诊断相对准确,漏报少,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但监测期限短,存在选择性偏倚,不能反映真实情况2、人群监测系统是对特定地区内居住的孕妇的所有出生进行监测,而与婴儿出生地有关。人群监测;对诊断能力、监测网络要求高,投入大,难度大,但能反映地区或国家的真实情况。我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对象为居住在监测地区的产妇包括本地户口以及非本地户口在监测地区居住1年以上的产妇所分娩的胎婴儿;监测期限为妊娠满28周年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KG

4、及其以上至生后42天,在此期间首次确诊的主要出生缺陷均需报告;产前诊断对出生缺陷监测的影响;理想的是对产前诊断终止妊娠的病例进行常规确诊,出生缺陷监测所面临的挑战取决于项目的目标,人员及资源可获得性,妊娠结局信息可获知性以及这个工作对出生缺陷率的潜在影响程度。出生缺陷不仅使新生儿致残,人口素质下降,也是发生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影响人口先天素质的因素得以控制。我区年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的出生缺陷共监测出生人群4607人,双胎90例,多胎3例,其中发现出生缺陷30例,出生缺陷发生

5、率6.51%,控制在目标值范围之内,我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专门设计了一套“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数据转换工具”软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我区出生缺陷预防及干预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决策依据。四、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明确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及流行病学是有效干预出生缺陷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提出了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也逐渐丰富。1、一级预防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致畸信息服务(TIS)列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措施之一,为医学咨询提供了科学依据。

6、目前采用孕前-围孕期保健的危险因素评估、孕前咨询和健康促进、知情选择和干预行动的新模式,预防出生缺陷已得到我国政府和许多研究人员的认可,发挥一级预防措施的作用可有效地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童的发生,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期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1)孕前一围孕期保健的危险因素评估:①遗传因素: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占出生缺陷风险因素的20%~30%,有家族遗传史的子代患出生缺陷的风险较高。遗传性疾病分为染色体疾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染色体疾病如特纳综合征、

7、21-三体综合征;单基因病如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多基因病除为多个基因的累加效应外,尚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慢性疾病均为多基因病,如神经管发育不良、唇愕裂、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②环境因素:出生缺陷除了遗传因素以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约占10%。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病原体因素。射线特别是增加照射剂量,可以引起胎儿发育畸形、死亡、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越是在妊娠早期,这种危害就越严重;研究表明铅具有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且铅的毒性作用存在

8、剂量-效应关系,妊娠期高水平铅暴露可造成不孕、流产、胎儿畸形,即使是低水平铅暴露仍可影响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造成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危害[7];目前已确定对人类胚胎有致畸作用的生物因子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梅毒螺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