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24687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9
《分等参数调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调查监测内容1.5.1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一级区和二级区补充调查对照规程核查各县标准耕作制度。若有变化,以县为单位填写标准耕作制度调查表(表1.1,每县一表),汇总形成省级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表(表1.2)和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表1.3),并提供变更原因及依据。表1.1**县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调查表1.耕作制度调查按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二年三熟和一年一熟4种类型统计主要耕作制度;多熟种植可用符号表示,“—”表示年内复种,如小麦-玉米;“/”表示套作,“小麦/玉米”表示小麦、玉米一年
2、两熟,但在生长期有重叠;“→”表示两年三熟的隔年,如玉米→小麦/玉米。主要耕作制度在本地所占比例(%)2.种植作物调查耕作制度中包含的主要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按近三年实际情况统计作物名称播种面积(公顷)播种/收获日期(日/月)平均产量(斤/亩)灌溉比例(%)3.灾害与受灾如旱、涝、霜冻、病虫害等,按近3年实际发生情况统计主要受灾类型受灾类型1:受灾类型2:3个主要受灾作物该作物受灾面积(公顷)灾损量(公斤/公顷)表1.2**省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表县名规程中标准耕作制度建议标准耕作制
3、度更改原因表1.3**省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一级区名称二级区名称包括市、县更改原因1.5.2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础参数补充调查产量比系数、指定作物最大产量(用于计算土地利用系数)、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成本指数(用于计算经济系数)需要调整的,以省为单位开展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础参数体系的补充调查,包括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平均单产、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成本指数。以上参数由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分区确定(表1.4),并提供更改原因及相关的证据性数据资料。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名称基
4、准作物/指定作物名称平均单产最大产量最大产量成本指数更改原因表1.4省(区、市)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基础参数调查表1.5.3县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补充调查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需要更新的,省农用地分等技术组要组织本省专家对调查获得各县主要作物播种日期和收获日期、主要作物实际最高产量等资料(表1.5)进行分析、论证,然后上报国家技术组用于潜力测算。表1.5省(自治区、直辖市)作物播种/收获日期资料调查表县(区)名地形区耕地平均海拔大宗粮食作物种类播种日期收获日期最高单产公
5、斤/亩说明:1)地形区: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县,在不同地形区同一种作物的播种日期、收获日期有明显的差异(>10天),甚至大宗粮食作物种类也不同,则请分区提供资料;2)耕地平均海拔:指各地形区内大多数耕地所处海拔位置;3)作物种类:根据当地大宗粮食作物,各地形区内的作物种类可能不止一种,请按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早稻、晚稻、一季稻、谷子、马铃薯、甘薯、花生、大豆、油菜、棉花、甘蔗、青稞等种类分别提供资料;4)作物日期资料上报前请注意根据作物的生长期进行校验。1.5.4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
6、、分级赋分和权重调查各省结合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开展以来的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各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内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分等因素,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情况,结合参数体系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拟采取的调整情况,形成下一轮全面更新评价时拟采用的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级赋分和权重规则表(表1.6)。表1.6省(区、市)二级区内各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表二级区名称指标区名称分等因素名称分等因素权重分等因素分级和赋分标准1.6调查监测成果以省为单位形成分等参数调查监测报告(含表格1.1-1.6),在报告
7、中重点说明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和分等因素指标区的调整情况和调整依据。要在2016-2018年应用拟调整的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和分等因素指标区在全省范围内选择部分分等单元进行试算,提供调整前后耕地等别升降的最高等和平均等状况,确保分等成果在全面更新评价前后有机衔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