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22534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9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活力课堂的教案高一地理组林锋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两阶段特征。2.理解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3.掌握珠三角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会将相应知识运用到其他区域。教学内容:【导入】以提问方式回顾以前所学相关内容。问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城市化水平高低能表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问题2:简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师述】在这节课中,我们要把这些理论知识结合珠三角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请位同学
2、上台指出珠三角的位置,并推测三个圆圈所代表的城市。(广州、香港、澳门)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有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当前在区域经济规划中有大珠三角的说法,那是包括了香港和澳门。【材料分析】珠三角地区面积约4万多平方公里,比7个湖州地区还要大些,常住人口5600多万,是湖州常住人口(290万)的19倍多。截至2012年末,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83.84%,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而在1978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不到20%.【问题】请结合书本67页到68页内容,归纳珠三角区位优势有哪些?回
3、答内容提炼: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沿海、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2.对外开放政策支持3、华侨众多。按华侨华人的祖籍划分,广东籍占54%,(好比湖中杰出校友越多,对湖中的发展越有利。)其他方面:劳动力充足、廉价。【活动2】正是这些区位优势,珠三角在30多年里将城市化水平从不到20%提升到80%以上。珠三角城市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请同学们看书本64页正文,完成屏幕上的表格。【内容归纳】阶段一,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一体化。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体制改革推动乡镇和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在城镇聚集带来了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
4、口,扩大了城镇规模,积累了城镇建设的资金,为促进农村城市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80年代后期,港台产业转移到珠三角,推动城市化水平迅猛提升。纺织、服装、玩具轻工业类居多。阶段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城市群模式。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区域核心城市,如广州、深圳、珠海等。石化、能源、钢铁、汽车工业等发展。【师问】请同学们推测,珠三角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主要特点,我们一起来了解。(师述内容:从最初的承接港澳产业转移,乡镇工业遍地开花带来经济的起步,然后通过行政区划培育多个中心
5、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到港澳回归,积极发展“大”城市,进行产业的区域协调分工与整合,建设共建、共享的区域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区和以三个都市区为核心的都市连绵区。)【师问】我们把两阶段合起来,总体来看工业化对城市化有哪些推动作用?结合书本归纳。结合PPT材料,简述表现。(1)促进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广东三产数据。(2)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如:民工潮(3)促进人们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就业改变、收入增加、生活多彩。【承转】珠三角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一起看一段新闻,请大家归纳新闻中反映
6、的问题。此外,请大家思考还有哪些问题表现及治理措施。同桌间可进行讨论。【归纳】问题表现:耕地被大量占用、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生活治安复杂等。对策:建立高效的产业结构模式:产业转移、提升制造业层次、发展第三产业。2、合理的城市规划: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3、建立城市生态发展模式,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小结】归纳本节主要内容。【教学反思】本节录播课的上课班级是高一14班,执教老师是该班的班主任。这便于执教老师通过个性化提问,使教学过程得以多样化呈现
7、。执教老师在问题的设计和现场的追问、改问中能更好的把握学情,使教学过程更流畅。在教学内容上,容量较本节教材内容偏多一些,占时约5分钟。执教者增加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期和本学期之前所学内容,是本节具体案例的理论知识。在以问题形式的回顾过程中,少部分学生表现出已遗忘的表情,致使现场教学稍作停留,以便学生吸收。在对本节内容的加工上,执教者基本是按部就班,所做创新是把材料中的数据修改为近些年(教材中表述为“当前”,其实已过10年了),并与本地区做对比,这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具体化的认知。从学生课后作业分析,多数学生掌握本节主要知
8、识点,当然这和本节内容偏简单有很大的联系,但由于课堂上没有强调一些词汇的差异,致使部分学生答题中有疑惑,如“非农产业”与“产业”、假性民工荒等。另外,与学生交流得知,极少数学生因没有参与感,课堂上其实在极力与瞌睡做斗争,听课效率是低下的。活力课堂的打造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而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是需要时间来提升的。教师在常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