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17243
大小:39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9
《地理必修3第一至四章测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必修3第一至四章地理试卷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荒漠化的本质就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下列生态工程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A.平原绿化工程B.“三北”防护林体系C.沿海防护林工程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A.相对一致差异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4、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A.恢复自然植被B.普及防治荒漠化知识C.集
2、资防治D.设置大沙坝固沙5、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D、城市建设相对落
3、后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首先得益于A.良好的区位条件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C.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D.劳动力资源丰富9、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C.为获取炼铜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D.炼钢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0、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山西省“六五
4、”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电─钢④煤─铁─钢⑤煤─气─液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12、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13、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
5、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4、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是A.土壤B.热量C.水分D.植被15、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的“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A.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C.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D.全球气候变暖16、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东北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纬度高,松嫩平原纬度低B.两地虽然都是雨热同期,但松嫩平原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的土壤肥沃,
6、松嫩平原的土壤贫瘠D.长江三角洲的水力资源丰富,松嫩平原的石油资源丰富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7~18题。17.该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18.该省的主导工业是A.机械制造B.有色冶金C.能源工业D.轻纺工业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B.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起伏和缓C.对丰富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
7、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20.利用图中资源,田纳西河流域可以大力发展的工业是A.冶金B.普通服装加工C.航天D.生物制药图1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21~22题。图121.图中①地(三江平原)分布着大片沼泽,并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新“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形成新“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保护滩涂 B.保护草地 C.保护林地 D.保护湿地22.图中②③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固体废弃物污染图
8、2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23-24题。图22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25、读下图,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