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

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

ID:59200836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0

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_第1页
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_第2页
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_第3页
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异向流斜管沉淀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斜板与斜管沉淀池的工艺计算,主要在于确定池体尺寸,计算斜板(管)装置,校核运行参数(停留时间、上升流速、雷诺数等),确定排泥设施及进水与出水系统等。下面概述异向流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有关设计参数:1、颗粒沉降速度它与原水性质、出水水质的要求及絮凝效果等因素有关,应通过沉淀试验求得。在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已建类似沉淀设备的运转资料确定。混凝处理后的颗粒沉降速度一般为0.3~0.5mm/s。2、上升流速它泛指斜板、斜管区平面面积上的液面上升流速,可根据表面负荷计算求得。一般情况下,当要求出水浊度在10度左右时,上升流速可选用2~3mm/s;当斜管倾角为

2、60°时,其管内流速为2.5~3.5mm/s;低温地区及大水量池子应采用低值。另外,水在斜板(管)内的停留时间,一般为4~7min。3、斜板(管)的倾角目前斜板(管)多采用后倾式,以利于均匀配水。为排泥方便,倾角采用50°~60°,倾角与材料有关,目前异向流倾角一般采用60°。4、管径与板距管径指圆形斜管的内径,正方形的边长,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板距则指矩形或平行板间的垂直距离。管径一般为25~35mm。板距一般为50~150mm。5、斜板(管)的长度斜板(管)的长度一般为1.0m。考虑到池子不宜过深,以及安装支承的方便起见,斜板(管)区不宜过高

3、。6、有效系数(或利用系数)¢它指斜板(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板或斜管的结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它因材料厚度和形状不同而异。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0.92~0.95;石棉水泥板¢=0.79~0.86。7、整流措施整流的目的在于使水流能均匀地由絮凝区进入斜板(管)下部的配水区。其形式有以下几种:a、缝隙隔条整流;缝隙前窄后宽,穿缝流速可为0.13m/s;b、穿孔墙整流,穿孔流速可为0.05~0.1m/s;c、下向流配水斜管(同向流凝聚配水器),管内流速可用0.05m/s。8、配水区高度当采用V形槽穿孔管或排泥斗时,斜板(管)底到

4、V形槽顶底高度不小于1.2~1.5m;当采用机械刮泥时,斜板(管)底到池底的高度以不小于1.6m为宜,以便检修。另外,为便于检修,应在斜板(管)区或池壁边设置人孔或检修廊。9、清水区和集水系统清水区高度一般为0.8~1.0m,集水系统的设计与一般澄清池相同,有穿孔集水管(上面开孔)和溢流槽。穿孔管的进水孔径一般为φ25,孔距为100~250mm,管中距在1.1~1.5m之间。溢流槽有堰口集水槽和淹没孔集水槽,孔口上淹没水深为5~10cm。在设计集水总槽时,应考虑出水量超负荷的可能性,一般至少按设计流量的1.5倍计算。10、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r

5、从雷诺数Re的计算公式和弗劳德数Fr的计算公式可知,由于斜板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Re大为降低,而弗劳德数Fr则大为提高。斜管沉淀池的水力半径更小。普通斜板沉淀池的雷诺数一般为几百到一千,基本上属层流区。斜管沉淀池的雷诺数往往在200以下,甚至低于100。斜板沉淀池的弗劳德数,一般为Fr=1×10-3~1×10-4(普通平流式沉淀池Fr=10-5)。斜管沉淀池由于湿周大,水力半径比斜板沉淀池小,因此弗劳德系数更大。目前在设计斜板、斜管沉淀池时,一般只进行雷诺数的复核,而对弗劳德数往往不予核算。11、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一般为9~11m

6、3/(m2·h)。二、设计计算1、集水系统采用两侧淹没孔口集水槽集水(1)、集水槽个数NN=2(2)、集水槽的中心距a(3)、槽中流量q0考虑池子的超载系数为20%,故槽中流量为q0=1.2q=1.2×0.014=0.017(m3/s)4、槽中水深H2槽宽,为便于施工取b=0.2m。起点槽中水深H1=0.75b=0.75×0.2=0.15(m)终点槽中水深H2=1.25b=1.25×0.2=0.25(m)为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按H2=0.25m计。5、槽的高度H3集水方法采用淹没式自由跌落。淹没水深取0.05m,跌落高度取0.05m,槽的超高取

7、0.15m,则集水槽总高度H3=H2+0.05+0.05+0.15=0.25+0.25=0.5(m)6、孔眼计算a,所需孔眼总面积ω由得式中q0—集水槽流量,m3/s;μ—流量系数,取0.62;h—孔口淹没水深(此处为0.05m),m;ω—孔眼总面积,m2;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