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9909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0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XX县自然资源和计划局(2020年8月19日)最近几年来,我局牢牢围绕乡村振兴这个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树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职能,不断夯实行业责任担当,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一、主要工作展开情况一是强化计划管控,引领乡村发展。一方面,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土地利用整体计划调剂完善工作,努力将易地扶贫搬迁等涉农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整体计划范围内。前后对1
2、6处位于土地利用整体计划有条件建设区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涉农项目用地进行调剂,通过计划调剂,预留了足够的扶贫发展用地空间,提高扶贫搬迁人口后续发展能力。另外一方面,以国土空间计划编制工作为契机,兼顾展开村落计划编制工作。成立了乡村计划编制委员会,对全县134个行政村进行了科学分类、公示,并将衡山镇牛角冲村、上土市镇龙金村作为“多规合一”村落计划试点村,目前已构成计划编制初步成果。 二是展开生态红线评估,夯实发展根基。应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
3、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依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下降、保护性质不改变的原则,对原有1058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评估,并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充分衔接,前后8次征求各乡镇和相干部门意见,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矿业权、人工商品林、城镇村及各类建设项目等矛盾冲突,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展开最大限度预留发展空间。 三是用活增减挂钩政策,优化用地格局。多渠道张罗项目资金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通过展开农村拆旧,进一步提升村落用地集约节俭水平。同时腾退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建
4、设用地布局,减缓建设用地供需矛盾。2016年以来,共组织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8个,建设范围2208亩,复垦出新增耕地2142亩,挂钩建新指标2127亩,其中农村建新1075亩,既有力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指标需求,又解决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触及的农村建新项目实际需求。 四是实行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城乡双赢。大力实行补充耕地项目,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切实改良广大乡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通过项目实行增强城市建设所需占补平衡指标保障能力,实现城乡共赢
5、。2019年以来,共组织申报6个批次160个新增耕地项目,建设总范围6300亩,已省厅验收确认新增耕地5450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五是抓实用地保障,确保用地需求。围绕县委、县政府肯定的重大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项目,积极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对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将优先向易地搬迁等脱贫攻坚、民生工程项目倾斜,重点保障贫困村基础设施和脱贫致富项目用地。2016年至今,我局为保障异地扶贫搬迁及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每一年给予不低于全年用地指标的10%用地计划,累计为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工程等项目提供了576.84
6、亩的农转用指标,有效保障了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 六是推动农村产权登记,夯牢改革基础。全面展开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一步厘清权属界限,明晰产权关系,为乡村振兴有序推动做好工作铺垫。目前,我局已建立了一套现场实测、大众指界、村组配合、国土所复审、乡镇审批、县局指点的确权登记发证流程。科学制定了落儿岭试点镇工作实行方案,落实了外业作业单位。现已基本完成试点乡镇(AA镇)5个村约2389户宅基地和16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外业测绘、地籍调查、确权审批、数据建库和档案装订等相干工作,目
7、前正在申请市局对我县试点乡镇进行验收。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一是用地保障后备资源日益匮乏。自2018年6月发布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以来,对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公益林等保护力度加大,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项目实行遭到很大程度制约。《XX县土地整治计划(2016—2020年)》已至计划目标年,计划的新增耕地和建设用地复垦地块的潜力已被充分发掘,后备资源匮乏问题愈来愈明显,同时占补平衡的本钱也会愈来愈高,进而必将影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项目的用地保障。 二是对村落计划编制工作,乡镇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建议把村落计划编
8、制工作纳入对乡镇主要领导的年终考核中,进一步明确计划编制的责任主体是乡镇,并划定时间节点,倒追问责。 三是农村建房普遍存在面积超标问题,实际建设面积远超批准的宅基地面积,建议乡镇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不能光批不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