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

ID:59198371

大小:4.3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0-30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_第1页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_第2页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_第3页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_第4页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描述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阐释其成因解题的前提解题的核心能力得分能力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1.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2.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规律3.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经典考题:(08高考天津卷)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1、点状分布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

2、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描述角度:①位置、疏密(多少)。课堂巩固: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经典考题:(09浙江参考卷)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分布(3分);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3分),促进沿海经济开发(3分)。北美洲平均年温差图请描述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比较密集,且与海岸平行;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洋流(答西风带也可给分)请描

3、述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2、线状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

4、气不易入侵经典考题:2006北京文综卷3、面状分布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描述该城市工业区位特点与原因: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中心地价高,工业污染重,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外迁工业生产活动中有大量运输需求,为降

5、低成本,及时输入原料,卖出产品,要求便利交通。描述下图所示气候的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4.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规律(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6分)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课堂巩固: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影响。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课

6、堂巩固: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1)大约由南向北递减(或南多北少或由西南向东北递减)(2分)。南部雨期长(2分),且多地形雨(2分),多台风雨(2分)。36.(36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分)(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课堂演练:(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4)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分布相同点:都位

7、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不同点:A东西延伸,面积广大a南北延伸,面积狭长,接近赤道成因相同点: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都有寒流经过不同点:A南回归线穿过地区为低矮的高原a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典型例题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