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

ID:5919178

大小:605.5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8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_第1页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_第2页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_第3页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_第4页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演化历程陈章(学号:201421191529)摘要:食物为动物体提供了组织构建的材料,同时也提供了活动的能量。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获取食物并从中摄取营养物质。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为了适应陆上的复杂环境,动物体的运动总量、速度、范围、方式以及新陈代谢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而对食物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促进了消化系统的进化。本文旨在论述从低等无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演化过程。关键词:消化系统;结构;机能;消化管;消化腺消化系统是随着动物进化而不断进化发展的,可以说动物的进化程度越高,消化系统的分化程度就越高。在不同阶段消化系统都

2、有不同的特点,在进化过程中有几次飞跃,最终进化为哺乳动物的高级消化系统。一般意义上,动物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但在低等无脊椎动物开始,其消化系统是单一的、不健全的,可以说,随着进化程度越高,其消化系统从简单的某一个细胞开始进化到一定的结构,再进化到高等脊椎动物较完全的消化系统。1、无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1.1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作为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低等动物,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也称单细胞动物。试以单细胞的变形虫的摄食过程为例分析原生动物的消化系统。变形虫遇到食物(如单胞藻等)便伸出伪足加以包围,逐步吞入体内成为细胞内的一个食物泡,这个食物泡在

3、细胞内移动。细胞向食物泡分泌分解食物的酶,将食物分解为可透过食物泡周围细胞膜的简单分子,这些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内供细胞新陈代谢之用,不能利用的残渣被排出细胞之外。这样,整个摄食过程都在细胞内进行,这种消化食物的过程叫做胞内消化。单细胞原生动物都进行胞内消化。1.2多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逐步形成了消化腔或消化管,食物的消化过程在细胞外的消化腔或消化管中进行,叫做胞外消化。以多细胞的海绵为例。海绵是最低级的多细胞动物,身体具有由领细胞组成的胃层,具有摄取和消化食物或将食物传递给中胶层的变形细胞进行消化的功能,而其体内有水管系统,管壁上的鞭毛细胞摆动鞭毛使水单方向流动,流水中的食物

4、颗粒被管壁细胞吞噬,在细胞内消化。即海绵动物的消化过程为:水流→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孔→外界。因此,从多细胞动物开始,消化系统出现了胞外消化。1.3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两胚层(内、外胚层)的动物。在两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中胶层。由内外胚层所围成的体内的腔,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它与多细胞的海绵的中央腔不同,具有消化的功能,可以行细胞内消化及细胞外消化。因此,可以说,从这类动物开始有了消化腔。这种消化腔又兼有循环的作用,它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又称为消化循环腔(图1)。腔肠动物的消化系统具有了口结构,无肛门,消化后的残渣仍由口排出。

5、所以,它的口具有摄食和排遗的功能。通常情况下,腔肠动物的消化过程是:食物被触手送进消化循环腔内,腔壁上的腺细胞向腔内分泌消化酶,分解食物。被消化了的食物成分穿过细胞膜进入腔壁上的细胞,未被消化吸收的残渣从口处排出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的细胞外消化并不完全,腔壁上的一些细胞还能伸出伪足吞入食物碎片进行胞内消化。图1腔肠动物水螅的消化循环腔结构示意图1.4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与腔肠动物类似,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仅单咽目涡虫,如单咽虫有临时肛门,故称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为不完全消化系统。以涡虫纲三角涡虫为例(图2)。三角涡虫的口在腹中线1/3处,口后为咽,咽后为肠,肠壁来自

6、内胚层,为一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其中有大量的腺细胞和吞噬细胞。肠分三支主干,一直向前,两支向后,分别位于咽囊两侧,每支主干又反复分出末端为盲端的小支,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仍由口排出。图2三角涡虫消化系统(A)及咽部、肠结构纵切示意图(B)1.5假体腔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体腔是从胚胎期的囊胚腔发育而来,与高等动物的真体腔不同。真体腔是在中胚层中间形成的腔,而假体腔仅在体壁上有中胚层来源的组织结构,在肠壁外无中胚层分化的结构,没有体腔膜。假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或有一些间质细胞的胶状物,为消化系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大部分假体腔动物的消化系统具有口有肛门的消化管。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

7、肠(口、咽、食道)和后肠(直肠、肛门)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中肠来自内胚层,是主要消化、吸收的场所。图3假体腔动物—线虫的消化系统1.6环节动物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身体出现了真体腔,这对动物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复杂、完善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真体腔的出现对于其消化系统及机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基础。如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加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进而促进消化管分化为明显的前肠、中肠和后肠。以寡毛纲的环毛蚓为例(图4)。环毛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位于体腔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