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58474
大小:35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9-15
《转炉炉容比改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冶金行业工程设计优秀QC小组申报材料3#转炉炉容比改善成果报告小组全称: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所QC小组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3月10日目录1.优秀QC小组申报表(申报材料之一)2.优秀QC小组注册登记表(申报材料之二)3.3#转炉炉容比改善成果报告(申报材料之三)4.附件附件一:QC小组活动记录本(单独成册)附件二:荣誉证书附件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诊断师证明附件四:对成果的总体评价附件五:成果效益证明材料优秀QC小组成果报告单小组所在单位: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QC小
2、组名称: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所QC小组课题名称:3#转炉炉容比改善勘察设计单位名称: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邮政编码: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园路33#电话:0555-单位内主管部门:技术质量部联系人:曲卫建QC小组简介:(小组类型:攻关型)小组成立于2004年11月,同时在院技术质量部登记注册,注册号为。小组成员由4人组成,全部为高级工程师,都具有较丰富的设计及研究经验,由高级工程师李萍同志担任组长。主要活动过程与效果:1.主要活动过程为使3#转炉既能保证正常的装入量,又具有相对合
3、理的炉容比,以减少喷溅和吹损,提高操作安全系数,对其实施扩容改造十分必要。从主厂房以及现有配套设施现状考虑,转炉扩容的基本前提是在不更换现有倾动机构,并利用现有整机机座基础的条件下,优化炉型以最大限度地增大炉容比。为此,扩容改造的焦点集中于对转炉炉型的优化。炉型选择设计的开始之日,即是QC小组的成立之时,到2005年12月底,在工艺设计参数的选取计算全过程中,就相关的技术难点,前后开展了十多次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认真学习TQC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TQC的相关工具,按照PDCA循环程序,为实施课题目
4、标做好每一步,努力贯彻课题小组的活动宗旨:设计→攻关→改进,顺利完成了炉型理论计算和倾动力矩电算的工艺设计任务,为后续的整机设备设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输入数。改造后投产至今,设备正常,操作顺行,业主满意。2.效果1)解决了炉容比改善课题中的关键问题:新炉炉容比由改造前的0.64~0.70提高到0.86,达到规定值0.85~0.90的范围内;在扩大转炉单产能力的情况下,确保合理的金属料装入制定、出钢制度;喷溅大幅降低,生产运作顺行。2)3#转炉投产至今,共产钢水1712炉,平均每天产钢42炉,符合达产要求。3
5、)活动开展中,按照PDCA循环活动程序,每进行一个过程,总有不同的收获,甚至是质的提升。大量应用表格及附图表达了QC小组活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的特点;同时应用统计的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可靠。4)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提高攻关效率,发挥了专业特长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更增强了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推进了我院质量方针“先进适用,诚信规范,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的贯彻实施。申报材料之一优秀QC小组申报表小组所在单位: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小组全称马钢设计研究
6、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所QC小组课题名称3#转炉炉容比改善小组类型攻关型联系人曲卫建通讯电话0555-小组简介小组于2004年11月22日成立,同时在院技术质量部登记注册,注册号为。小组成员由4人组成,全部为高级工程师,都具有较丰富的设计及研究经验,由高级工程师李萍同志担任组长。选题理由马钢第三钢轧总厂炼钢分厂现有四座顶底复吹转炉,其中三座50t转炉始建于1979年12月,设计年产能力120万t钢,设计新炉炉容比为0.97。2004年预计产钢量将达到290万t,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到年产能力为350万t/年左右
7、,产能大幅提升主要依靠超装和缩短冶炼时间来实现。目前,转炉平均出钢量70t,最大出钢量达到78t。在转炉大量超装情况下,新炉炉容比仅为0.68~0.7,到炉役中后期炉容比只有0.64,远远小于50~80t的转炉炉容比规范值0.85~0.90的要求。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喷溅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存在生产安全隐患。为满足未来生产发展需要,有必要借鉴新建成投产的4#转炉成功设计经验对3#转炉进行炉型优化,达到改善炉容比的目的。本次改造采用边设计、边攻关、边改进,许多工艺、设备、操作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且工艺参数的
8、选取和计算乃首当其冲。在马钢三钢轧炼钢分厂的积极支持和我院技术质量部的悉心指导下,成立了“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所”QC小组。活动概况根据马钢三炼钢分厂3#转炉炉容比偏小、喷溅时有发生的问题,成立了QC小组,全体人员于2004年11月下旬开始进行炉型选择的“设计计算”及“比较过程”。虽然本次改造受到现有条件和关键环节的限制,其改造形式亦属首次,随着设计的深入进行,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必须予于定夺,最为紧迫的是选择一种合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