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

ID:59154424

大小:16.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013-03-1619:46来源:国际呼吸杂志作者:娄月妍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此前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停留在Th2细胞反应占优势以及由此导致的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上,但对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作为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研究发现,DC对吸人性变应原的识别和捕获是哮喘发生、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激发Th2占优势

2、的免疫应答以及后续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前提。DC连接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且在适应性免疫中引起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因此,DC作为炎症反应的始动、维持及调节细胞之一,目前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又一热点。1DC的来源及生物学功能DC是一种职业性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C在细胞表面标志、组织定位和功能方面具有明显异质性。1.1DC的来源及亚群分类DC是一种骨髓源性细胞,某些亚群的DC与单核巨噬细胞系具有共同的祖细胞,其生长依赖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某些炎症条件下,还

3、可以由单核细胞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下发育而来,这些DC为的表型为CD11c+CD123-mDC;DC还可从直接由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分化产生,与T、B、NK细胞有着共同前体细胞,其生长依赖于flt3L的存在,IL-3(小鼠)或IL-7(人),表型特征为CD11CD123+,被称为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DCs,pDCs)。髓样树突状细胞(mDC)表达Toll样受体TLR1、TLR2、TLR3、TLR4、TLR5、TLR6、TLR8和TLR10等;而pDC表达TLR7、TL

4、R9,在一些病毒或细菌的刺激下,能够产生分泌大量的IFN-α。根据DC的成熟状态,还可将DC分为DC前体、未成熟DC、迁移期DC和成熟DC。1.1.1脾脏中DCDC首次在小鼠的脾中发现,小鼠脾脏DC包括两个主要的亚群。这些亚群有上百个基因的表达不同,并且在抗原递呈方面具有专一性。一类为CDllc+CD8+的DC,最初位于T细胞区、边缘区。另一类为CD11c+CD8-的DC,存在于红髓和衔接通道。这两类DC在活化后均迁移到T细胞区。CD11c+CD8+的DC是捕获和交叉呈递凋亡细胞中抗原的主要细胞类型。而CD11

5、c+CD8-33D1+DC主要为MHC-Ⅱ递呈时处理抗原。1.1.2淋巴结中DC淋巴结包含两类固有DC,这些DC属于CD11chiMHCⅡ+及来源于血液pre-DC前体细胞:CD8+CD205+和CD8+CD11b+DC。这两类DC似乎和脾脏中的CD8+CD205+和CD8+33D1+DC在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方面相对应。另外,淋巴结中包含通过淋巴液以CCR-7依赖的方式从外周组织迁移而来的DC。这些迁移DC为CD11cintMHCⅡhilangerin+CD40hi,迁移DC可以转移周围循环中的抗原给淋巴结固有

6、CD8+DC引起交叉呈递。1.1.3非淋巴组织中DC皮肤真皮层包括两个DC亚群:CD103+CD11bloLangerin+和CD103-CD11bhiLangerin-DC。CD103+CD11bloLangerin+DC与病毒和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有关,而CD103-CD11bhiLangerin-DC的功能尚未明确。肠道中已鉴定出3个DC亚群,Peyer斑中的CD103+CD11blo及黏膜固有层中的CD103-CD11bhi和CD103+CD11b+DC。其中,对CD103+CD11b+DC研究较为深入,

7、这群细胞可以转移肠道致病菌至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CD8+CD205+DC的功能相似。肺、肝、肾中也存在这两类DC亚群,CD103+CD11b+和CD103-CD11bhiDC。这些组织中的CD103+CDllb+DC和脾脏中CD8+CD205+DC对应。1.2DC的生物学功能D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抗原的摄取和处理、抗原递呈和免疫激活、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发育、维持免疫记忆、诱导免疫耐受以及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DC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参与抗原的递呈。人的DC表面分子包括CD11

8、c、HLA-DR等,共刺激分子包括CD80、CD86、CD40L、CD2等。这些表面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在始发过敏性疾病的Th2炎性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DC也能分泌IL-1、IL-6、IL-12、TNF-α、IFN-α等细胞因子及多种趋化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未成熟DC表面表达较少的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较弱,但表达较多的Fc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