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艾灸疗法.doc

痛经的艾灸疗法.doc

ID:59143984

大小:21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痛经的艾灸疗法.doc_第1页
痛经的艾灸疗法.doc_第2页
痛经的艾灸疗法.doc_第3页
痛经的艾灸疗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痛经的艾灸疗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女性的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没病时艾灸也是极其重要的保健养生方法,自古就是如此。     夏秋之季,每周都要艾灸关元穴三次,将艾柱点燃,对准关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止。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对女性来说,这个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交会于此,艾灸之下,凡所过经脉之病,都会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注意灸关元穴,因为女性为阴,腹部为中央脾土,先天的阳气不足,什么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气不舒、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等问题都是常见毛病,灸关元则可以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

2、气。     人体的很多重要穴位都在肚脐以下,神阙、关元、气海,腿上则有足三里、三阴交,肚脐名神阙,脐带被剪断后,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所以名为神阙。此穴也很重要,灸时可在肚脐里放盐,或覆盖上姜片,也有放附子饼的。    下腹病主要从三阴交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去治,三阴交在小腿内踝上三寸,为肝经、肾经和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之所。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阴阳平衡嘛,从阴处把阳引进来,使其平衡,一旦平衡,女性常有的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得到治疗。足三里在膝盖下缘一横指的地方,此为养生第一大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穴位介绍: 

3、1、神阙【标准定位】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治疾病】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2、关元【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主治疾病】小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

4、肥)等也很有疗效。 3、气海【标准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主治疾病】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4、足三里【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主治疾病】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

5、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5、三阴交【标准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灸法介绍:用艾条或配合艾灸盒做温和灸,隔日一次,每穴15-20分钟灸器推荐:神阙、气海、关元三个穴位相邻,可用3孔灸盒,腿部推荐单孔灸盒或随身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